在一本杂志的“名家名作”专栏,看到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墨兔》,于是便拍下一张照片,抹去大师的落款,开玩笑的写下“50块钱,你要不要?”,发在了朋友圈。

一个混得比较成功的老乡大哥,第一个回复:这兔子下半身想猴。

一个美女说:你开始学画画了呀?不过看上去你缺少艺术细胞,没有画好。

一个老同学说:猛一看,我还认为你画的是一个老鼠呢……

还有一个领导直言不讳:不说五十块钱,就是五元钱也卖不出去的,挂在家里感到丢人!不要胡思乱想了,你缺少艺术天赋,还是老老实实的写你的文章吧。

一个年轻女子却说:别具一格,我喜欢,因为我就是属兔子的,我要!

随着留言越来越多,我感到这个玩笑开大了,于是悬崖勒马,统一回复:仅仅属于玩笑。这是齐白石大师的名作《墨兔》,2015年以874万元的价格成交。我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看见珍品,这张照片属于翻拍的。

874万元的一张《墨兔》,怎么说也是世界级的名画,可是,当擦去作者名字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不但50块钱都没有人要,而且还纷纷评论画的很不好。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

一个赫赫有名的作家,应邀前往参见一个作家座谈会。

这个作家一进去,就看见有几个高高在上的同行“人物”,其中一个一个人物问作家到:最近都没有看见你的文章发表了,做什么去了?

该作家说:最近感觉有些江郎才尽,所以就在家里充电,仔细的研究英国的一本叫做《萝卜炖猪》的书。

这个人物迫不及待的插话道:这本书,我三年前都看过了,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嘛?

另一个人物接过话头:是的,我看了几次这本书,都没有看下去,写得确实不好。

在这两个“人物”的带动下,其它几个人纷纷表示早就看过此书,确实写得不咋样。

该作家站了起来:其实,根本就没有《萝卜炖猪》这本书,我是开玩笑的,对不起,我还有事,你们慢慢座谈吧。

作家说完这一席话,拿起自己的包,转身离开会场……

是啊!我们的老祖宗曾经感慨万千: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

其实,在我刚刚看见这幅《墨兔》作品,还没有看清楚作者是谁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谁画的呀,这么难看,五块钱我都不要……

因为我不懂画,确实也没有一丁点艺术细胞,属于一个粗人……

(刀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