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曾担任行政领导多年,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对于绘画他也挺在行,甚至他还担任过高校图书馆馆长……到底该怎么评价他呢?其实已经有定论了,不少圈内圈外人,都称他是“学者型书画艺术家”。

  然而他已经辞世了——不是最近的事儿,是九年四个月之前的事——2009年6月14日,老人以78岁高龄辞世。这个世界将与他再也没有关联,但他的艺术人生、他的不朽佳作,都将长存于世,成了后人了解他的直观通道。

  老人名叫王崇人,崇人——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名字,现在品来,倒显得有些谦卑和大气。他无疑是陕西(他生活之地)地区,老一辈艺术家中的佼佼者。虽然这里不是他的故乡,但,在这里,他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感情比故乡还要浓重。

  和同时代一批人相似的是,他出生地较为偏僻——甘肃平凉。在最初的生活、求学的18年,他都是在家乡度过的。

  王崇人无疑是幸运的,他的大学在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度过。这所早已经改名更姓的学校,如今有个更响亮的名字——西安美术学院。在当时的年代,王崇人的青年时光,一点也没有浪费,大学毕业后,就在美院附中当起了老师。几年后,他的优秀表现被上级发现,职务不断升迁,并同时身兼教师和美院行政领导的职务。

  他担任过西安美院教务处处长,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研究院副院长,此外,他还担任了一段时期的美院图书馆馆长。

  1980年代之后,王崇人在陕西书法、国画圈渐渐有了更高的知名度,文从沈梦了解,他的身影,出现在多类文化场合。这一阶段,他多次赴日本、法国等地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活跃。

  在教学上,他又潜心于研究学术理论,自主创建了“长安美术史学派”,这一创举堪称填补了陕西相关文化领域的空白,非常难得。

  从事教学30多年里,王崇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坛后起之秀,堪称桃李满天下。至今,他的学生中,有不少六七十岁的书画家,俨然也是陕西名人了。

  在教学的同时,王崇人无疑也是出色的书法家、画家。他在书法和篆刻方面极为突出,书法方面,他最擅长的是篆书,书法浑厚朴茂,形神兼具。篆书无疑促进了他的篆刻技艺,篆刻又提携了他的篆书……

  他也能画画,作品饶有兴味。

  王崇人的努力,也获得了官方书协的认可。他曾被选为第二届陕西书协常务副主席,在任期满了之后,又被委任为陕西书协名誉主席……这些头衔无疑是对他的书法造诣以及多年艺术工作的回馈!

  转眼啊,老人已经辞世了很久。只有他的书法作品默默无言,期盼着后来想了解他的人前来观摩!用这一组作品和一篇文章,一同来纪念这位故人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