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在战胜项羽后,登上帝位。他用实际行动向天下人宣告:自己曾经吹过的牛,说过的大话,如今已经超额完成了。

然而,在21年前,34岁刘邦还是个名不经传的小无赖,人穷,没钱喝酒,也没有老婆。有的,只是来自父亲、哥嫂的埋怨,还有周围人的厌恶。

都说三十而立,可34岁的刘邦活得一塌糊涂。他连一件像样的事情都没做出来,更别说娶老婆安家。他的处境,比现在大多数人都要惨的多。

史记这么记载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意思是说,刘邦这个人,生性宽仁爱人,大度,不拘小节,但是,他都不帮家里人干活,更没有工作。他好酒好色,可却没钱买酒,从年初到年末,都是在王、武这两家赊酒喝。

一个34岁的人了,要房没房,要钱没钱,甚至连份正经的工作都没有,还天天沉溺酒色。这样的人生,该有多失败?

按照世俗的定义,到了这把年纪还没有事业的刘邦,注定这一辈子都穷困潦倒,永无翻身之日了。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老对手项羽。

项羽出身名门,年少时就学了“万人敌”,年纪轻轻就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哪怕乌江自刎时,他都不到34岁。

不管是从年龄还是实力,项羽都甩了刘邦一条街。

刘邦,活成了一个让人厌恶、让人鄙视的油腻中年人。

幸好,刘邦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为人大气仗义,喜欢广交朋友,还有一点仁爱和豪气。这些特质,让他在35岁时走了狗屎运:当了个泗水亭长(一个小小的干部,类似保安头头),也终于娶上了老婆。

这真是个好能力。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刘邦一直都有众多“狐朋狗友”,也有一大批人追随。

从无赖到反秦,刘邦身边的人是越来越多,而对手却是越来越少。于是乎,刘邦时来运转了,一步步打下了汉家天下。

如果你还在苦恼一事无成,还在感慨事业家庭不顺,或正在经历失败痛苦,那你不妨看一看刘邦的发家史。看完你会发现,其实他过得比你惨太多——只不过都挺过来了。

相比之下,千年后的吴承恩就没那么好。

刘邦早年虽过得一塌糊涂,但最后还是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吴承恩的一生,几乎是悲剧的一生。

吴承恩虽自幼文才出众,可上天似乎不赏识他,直到他44岁了,才给了一个岁贡生(保送给皇帝的读书人才)。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在分配官职的时候,都没他的份。

古代读书人的一大心愿,就是能够考取功名,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可没想到,考了这么多年,都44岁了,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得已,吴承恩只好去当个知县。后来,因母老家贫,只好去当县丞(县丞比知县官位低)。

不知道是不是读书人好欺负,这个县丞还没当几年,吴承恩就被人诬告了。一怒之下,他拂袖而归,不再踏入官场。

他的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虽然满腹经纶,可晚年却只能以卖文为生,穷困潦倒。最终,大约76岁的他,在贫穷中逝世了。

吴承恩一生坎坷,几乎是做什么,什么都不行。但就这样的一生,他一样留下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经典:《西游记》。试问,此等成就,有多少王侯将相能与之相比?

很多时候,上天虽把你的命运之门关上,但总会给你开一扇窗。也许会慢一点,但你始终能看到阳光。

这不,姜太公就用亲身事例告诉你,什么叫做:只要心不死,总有出头日。

姜太公半生寒微,为了生活,干过各种苦活累活,也受过很多罪。但他依然记住心中那道微弱的光:做出一番事业。于是,只要一有时间,他便研究各种天文地理,治国安邦之道。《史记》云:“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

这一钓,钓的是积累了大半生的实力,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这一钓,钓的是多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这句话真的很美。世上有多少人,是三十出头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四十岁就稳定无压力?天才固然存在,少年成名的人也有,但只是少数。

芸芸众生,大多数都只是凡人,别说二十多岁就“年少有为”,恐怕三十多岁,四十多岁都没办法成就一番事业。

但请别懊恼,别灰心叹气。要知道,34岁的刘邦,连喝酒的钱都没有,也没有老婆。在那个10多岁就能结婚的年代,请想想刘邦的感受。

可是呢,到了最后,刘邦不还是战胜了大名鼎鼎的楚霸王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