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堰塞湖一线,徐霞客有计划去看看

这些天,金沙江堰塞湖真的是牵动很多人的心,金沙江第一次以这种面目展现在人们面前。

堰塞湖没有自然下泄之前,堵塞的不仅仅是金沙江,更是堵着所有关心者的心;堰塞湖下泄了,随着一声声“洪峰安全通过”的喜报,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天佑中华!

金沙江虎跳峡

也就是这一声声喜报,金沙江流经的地方一次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打开地图细看,原来丽江石鼓镇的长江第一湾真的不是浪得虚名,万里长江真的在这里华华丽丽地东转。

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金沙江这一段流经的地方,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400年前,确切地说379年前,明朝末期,中国有个以旅游著称的牛人就萌生过去看看的想法!

这个牛人就是:徐霞客!

蹭热点、绝对是蹭热点!是,也不是。

因为徐霞客真的有这样的计划,只是限于当时的安全局势,徐霞客没有成行,算是留下了一段遗憾吧。

还真有其事!

还真有其事?

那当然!徐霞客到云南,真的不是为了玩,为了诗和远方,徐大咖是有正事的!

徐霞客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徐霞客游记》!当然是。学术方面呢?确定金沙江是长江之源!

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切苏美冰川 河谷 西藏青海交界处 唐古拉山以南

这个算什么成就?当然算!

否定了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的《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徐霞客是第一人。

徐霞客在他集学术及考察成就大成的名篇《溯江纪源/江源考》中这样说:

考察它们(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黄河在昆仑山的北面,长江也是在昆仑山的南面。

发源于南面的叫犁牛石,〔佛经称之为兢伽河〕往南流经石门关,这才向东折入丽江,成为金沙江,又向北弯曲成为叙州府的大江,与源于氓山的江水合流。

我考察,眠江经成都到叙州府,不到一千里,金沙江流经丽江、云南、乌蒙府到叙州府,共有二千多里,舍弃远的却把近的看做是本源,难道是它的源头唯独与黄河不同吗?不对!

“我靠察”,是徐霞客考察。

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切苏美冰川 河谷 西藏青海交界处 唐古拉山以南

徐霞客是怎么考察的呢?

徐霞客离开昆明,到结束丽江这一段行程,除了那年春节前后在宾川鸡足山“千里埋静闻骨”之外,就是围绕着金沙江考察展开的。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从丽江顺金沙江北上到中甸,然后到西藏巴塘、理塘,然后到雅安,最后到峨眉山。

这一线,刚好就是这次金沙江堰塞湖形成和主要威胁到的地方!

《徐霞客游记》中的考察线索

徐霞客的计划当然没有写在攻略里,但把《徐霞客游记》前后对照阅读,不难看出他的这个计划。

丁丑年(崇祯十年,1637)九月二十二日,徐霞客前往广西南宁崇善寺与静闻告别,静闻又想要徐霞客买的布鞋、衡阳的茶叶,意思十分恳切。

二十三日已经乘船离开8里的徐霞客又步行回来,辗转想着静闻索要鞋子、茶叶的事,想个不停。徐霞客甚至想到不如把两样东西送给他,便与他永别,不考虑转回来,可一并实现去峨眉山的愿望。(不若以二物付之,遂与永别,不作转念,可并酬峨眉之愿也。)

那么徐霞客打算从那里去峨眉山呢?

他在离开昆明的时候,写到:“盖余初意欲从金沙江往雅州四川雅安,参峨眉。”

这就对上了、接上了。

但是徐霞客也说了:“滇中人皆谓此路久塞,不可行,必仍归省,假道于黔而出遵义,余不信。及濒行…“

[云南]人鸥和谐景致美 滇池观鸥正当时-2

等徐霞客真的到了丽江,己卯(公元1639年)二月初五日:

“以书入谢,且求往忠甸,观所铸三丈六铜像。既午,木公去,以书答余,言忠甸皆古宗路,多盗,不可行。”

“多盗”只是委婉的说法。

徐霞客到丽江的时候已经是明朝末年了,大明王朝即将陨落,丽江木土司的控制范围也在缩小。

徐霞客要北上的地方,已经不再是丽江木氏土司的领地,也就是说已经不属于明朝的范围了。那个地方,叫做西潘!

于是,徐霞客沿金沙江北上考察的计划就只好这样作罢。

379年,金沙江以这样惊天动地的一塌,出现在我们面前,好在有惊无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