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假陈醋!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小作坊2元醋贴“十年”标竟卖百元,散摊“三无醋”标榜“古法酿造”,廉价醋的“勾兑”疑云,晾晒间醋缸中漂着死苍蝇……这样的“老陈醋”,被本地人“嫌弃”,身为外地人的你,还敢吃吗?

  平遥假陈醋

  在山西平遥,“纯手工酿造”、“古法酿造”、“纯粮老陈醋”的牌子随处可见,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里吸引着无数游客。在一个个紧挨着的醋店,几乎都打着“自家手工酿造”的牌子,古城上西门附近一家醋店的老板闫福庆,对所有游客都宣称自己是一个“手工醋酿造大师”。

  而经媒体调查发现,他的醋都批发自当地的一家醋厂,批发价1.5元/斤,然后标上“三年陈醋”或“五年陈醋”,以3元到8元的单价对外销售。随后,记者发现醋缸里竟还漂浮着死苍蝇。据媒体报道称,类似闫福庆的醋商,在平遥古城并非个例。廉价的贴牌醋、勾兑醋在很多醋店销售,有的稍作包装,就变成售价上百元的“老陈醋”,有醋商坦言“专坑外地人”,当地居民买醋都避开古城醋店。

  平遥假陈醋

  1.5元一斤的醋,贴上“三年陈醋”“五年陈醋”的标签,就能以3元到8元的价格卖给游客;而批发价2元一斤的醋,贴上“十年陈醋”的标签,就能以50元乃至上百元的价格卖给游客。如此来说,一斤醋能够卖多少钱,已经完全和醋本身的品质无关,而只和卖醋商家的营销手段、忽悠水平有关。

  据一位平遥县娃留村的食醋作坊老板介绍,他每天至少会批发100斤醋给古城里面的醋商。“一些人用水兑在原醋里,包装后高价卖出”,王金龙介绍,这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不做(赚)你们(游客)的钱,那做谁的钱。”他曾见到过200斤醋掺上5斤水的醋商,原价3元一斤的醋卖到80元一斤,“还可以多卖5斤水。”来他的作坊里买醋的村民,也对古城里的醋也表达了不满,“那都是哄人的”。

  在平遥古城内,多数醋商所谓的“自酿醋”实则来自于城外农村的小作坊。部分食醋作坊及醋厂生产环境脏乱差,无法保证质量。媒体调查发现,一些正规厂家在生产食醋时,卫生条件堪忧,在成品醋里还漂着死苍蝇。

  平遥假陈醋

  据当地一位酿造醋的业内人士介绍,平遥当地的酿造食醋用高粱、大豆、麦麸、大曲等酿造而成,高粱一吨需要1000元左右,按照不同的比例将上述原料进行发酵,原则上一吨原料出醋的量并不多,总的来说,“纯粮酿造的食醋成本价就超过1.5元一斤。”

  前面提到的闫福庆的醋最便宜的是1.5元一斤,已低于正常的成本价。据闫福庆透露,这种醋并非粮食酿造,而是使用醋酸勾兑而成,在原醋的基础上加上添加剂进行调配,“都在自己村里老家调的”。“这是商业机密,没有人会告诉你怎么调,比例是多少,”闫福庆说,平遥县食药监和工商部门对当地的醋管理严格,经常会对古城里的醋商进行检查,“以前就出过事,有人勾兑被处罚。”

  在平遥古城,很多正规醋商也头疼冒牌“陈醋”。平遥古城旁的居民也深知其中的猫腻,“古城里的醋价是暴利”。“古城内的醋商们能把家乡的特产卖出去,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作假,以次充好就不行”,娃留村的一位村民说。

  平遥假陈醋

  对古城的陈醋乱象,平遥当地政府并非没有整治。据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9月28日,平遥县食药局在古城内及周边地区开展醋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120户商户,发现部分商户未能提供供货方资质,即索证索票不全;部分销售散装醋的商户,不能提供每一批次的检验报告;商户在销售散装醋时,未能在散醋销售容器上粘贴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标签;部分商户台账不能及时填写,台账记录不全;部分商户存在未经许可生产销售食醋的行为。

  为了规范平遥制醋售醋行业,今年8月,“平遥古城醋行业协会”正式成立,以形成行业自律的新型管理格局,引导经营者全面整改,再加上部门监管的格局,可以从源头上消除“醋”制品的安全隐患,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8日,平遥县市监局执法人员正在对古城内一食醋销售商户进行检查,全县范围内的食醋专项检查将持续一个月。

  8日,平遥县市监局执法人员查封娃留村一处无证的食醋黑作坊。

  昨日,山西省晋中市食药监局与平遥县市场监管局组成调查组,对整个平遥县范围内的食醋生产企业及小作坊进行全面检查,多家无证生产及销售的商户被查处,此前报道中“醋缸中漂死苍蝇”的醋厂,也被现场查处,停业整顿。

  专项检查组对报道中提及的娃留村多家醋坊进行检查,其中龙清香醋坊为无证经营,执法人员已责令其整改并立即停产停业,对该作坊用于生产的大号发酵缸18口,小号发酵缸51口,熏缸8口予以查封,49个“龙清香醋坊手工醋”标签予以扣押。

  随着平遥假醋被曝光,相信当地有关部门会掀起一股市场整顿和打假风暴,以给广大游客和消费者一个说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假醋风波必然会给当地的陈醋行业,乃至整个平遥古城旅游行业的形象、信誉等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出问题的是平遥假醋,而受到连累,造成损失的却不仅仅是当地的陈醋行业。

  随着旅游行业的兴起,如何充分培育和引导当地的土特产、旅游纪念品市场健康发展,让其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该像现在的平遥假醋这样,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一块伤疤,给当地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影响和损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