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天气终于进入了炎热的夏天,对抓地力如此有优势的条件下,不去山里压弯岂不是有些暴殄天物的感觉。所以,在上周最热的那天,我们骑着Scrambler1100又进了一次山。这次不单单是Scrambler1100,还找来了它的热门竞品。

公升级复古车在国内市场的体积位置并不大,林林总总加一起只有几个车款,其中杜卡迪Scrambler1100和宝马RNINET成为了众多准车主们该如何抉择的难题。本次我们从城市、山路、高速三个驾驶环境来感受两者之间都有什么大不同。

对于持续关注自由机械的粉丝们来讲,Scrambler1100(以下简称Scr1100)已经再熟悉不过,感到陌生的同学请点击传送门回顾:毒液同款摩托,杜卡迪Scrambler1100长测开篇,对RNINET(以下简称拿铁)就要陌生很多,所以我们不妨先对拿铁做个静态认知。

静态图解

动态对比

因为Scr1100我骑的时间比较长,拿铁要将近两年没有骑过,所以在挑车时候,我选择了拿铁,并看到同事贱贱同学漏出了一丝奸笑,一脸茫然的我直到上路之后才终于明白怎么回事儿。

街道上Scr1100像是悉听尊便的机灵鬼,转弯、掉头一切都像提前知道我要做什么一样,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就等着车身倾斜那一刻,遇到拥堵路况,同样是非常顺手的轻巧感。

反观拿铁,犹如一个桀骜不驯的小伙子,无论是弯道还是穿行在车海中,它的车身不仅僵硬,还有一股反抗的劲儿,当Scr1100需要用一条车道掉过头的路段,拿铁需要两条。

拿铁虽然在操控上并没有占优势,但在堵车时候,相比Scr1100更加舒服,因为它不会受到风扇散热的困扰,在重度拥堵的环境下,Scr1100仿佛像暖气一般的存在,对于驾驶Scr1100的贱贱来讲,像是骑在刚从炉灰里扒拉出来的红薯一样。拿铁则完全感受不到这种情况,甚至边上Scr1100吹过来的小暖风还有点舒服呢。

进入山路之后,我再次后悔选择了拿铁,因为它并不能给我带来痛快的跑山感受,几乎每个弯道都要顾及车身的姿态、进弯的速度和挡位,如果在出弯过程中升挡,车身为之一震的换挡感受不仅稍稍影响车身的平衡,不熟悉它的人还有可能被吓到。

如果拿铁用同倾的方式压弯,左弯下放的不顺畅,感觉车身右边有根绳在拽着,右弯非常容易下放,稍有一种随时要拍在地上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来源在于车架和发动机的横向力,同样的发动机放在油鸟(R1200GS)身上,由于车身结构以及调校的不同,要比拿铁更好掌控。

另外,或许是因为闲置了一年没有动,轮胎有些老化,即使当天的室外气温已经达到炎热状态了,轮胎也已经升温但是并没有提升它的抓地力,本应相比Scr1100更好压弯的胎型,在这条山路弯道中稍微给一点大油门就开始甩尾,骑着拿铁在山里,我不再追求速度与弯道极限,只想每个弯道过的平顺就好,它的上手难度真的不低。

Scr1100对比之下显得很闲情逸致,我和贱贱同学无论谁骑Scr1100都像是陪练一样,追拿铁的时候异常轻松,每个弯道过的毫无顾虑。

拿铁的优势直到上了高速才找到,虽然它看着更加纯粹、更具机械感,但是风阻要比Scr1100小很多,身体感受到的风并没有Scr1100明显。高速骑行时,它也要比Scr1100更稳,加速变线时,虽然依然能感受到强劲的横向力,但是较劲的感觉要收敛很多很多。

另外一个优势是动力,高速超车时候,Scr1100如果转速不是在高转域,基本需要降两个挡位才能满足超车时候的动力需求,而拿铁只需要降一个挡位,甚至中高时速时候,不用降挡,只要深拧油门就感受到强劲的低扭,动力一直会持续到下一个挡位。高速上的拿铁,更像是一台速度机器。

从主观角度来讲,两款车都是我喜欢的车型,拿铁有着硬汉、机械的纯粹感,Scr1100复古外衣下袒露着时尚气息,如果是单纯的日常代步、穿行在街道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拿铁,只为它更有范儿。考虑到并不低的跑山频率,我认为Scr1100更适合我这样的运动份子。

鸣谢:摩旅指南

提供BMWRNINET试驾车辆

长测记录:

2019年05月22日

杜卡迪Scrambler1100运动版

已行驶里程:3802km

车辆状态:正常

Scrambler1100往期回顾:

毒液同款摩托,杜卡迪Scrambler1100长测开篇丨长测

街道乐趣再升级,试驾Scrambler1100Sport丨长测

重量级的排量轻量级的体验,山路试驾Scrambler1100Sport丨长测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自由机械!

如果我们触动了您对机械的向往

欢迎点击“自由机械,做一个生活的玩家”

深刻了解我们!期待更多玩家的加入!

应聘请猛击:寻找能一起奋斗的玩酱,自由机械WANTYOU!

做生活的玩家!

最有态度的全网络娱乐机械品牌

新浪微博:@自由机械

自由机械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汽车之家、今日头条、易车、天天快报

搜狐、网易、企鹅媒体平台、一点资讯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300,000次

版权联系:[email protected]

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