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坚持高质量发展 落实赶超目标系列报道一:

泉州鲤城:龙头企业支撑带动明显 攻坚“六个关键突破”

编者按

泉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刚刚结束,全市上下掀起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勇当高质量赶超主力军热潮。近日,泉州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驻泉州媒体和市直媒体深入泉州各地,寻找“坚持高质量发展 落实赶超目标”的好经验、好做法。东南网今起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东南网记者 潘贤利 摄

东南网10月17日讯(本网记者 潘贤利)今年1—8月,泉州市鲤城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4.16亿元,比增10.5%,工业运行保持良好态势。其中,纺织鞋服、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30.2亿元,比增11.6%。海天科技、鸿星尔克、铂阳精工等龙头企业支撑带动明显,产值超亿元企业75家,完成产值219.3亿元,比增14.7%。

据悉,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这一战略目标,鲤城区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全面落实省委“七项重点任务”部署和“十项行动”,泉州市委“三项重点任务”部署和“七项行动”,以新担当新作为,攻坚“六个关键突破”,加快建设鲤城“四大发展高地”。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薄膜新材料铜铟镓(CIGS)靶材,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东南网记者 潘贤利 摄

龙头企业支撑带动明显

总部位于鲤城区的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7家全资子公司及2家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电容器研发制造。公司2016年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布局“电容器、新材料和贸易公司”三大板块平台战略。公司通过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构建稳定、独特、高效的营销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力争实现成为中国市场上高端陶瓷电容器第一品牌的短期目标。同时,借助资本市场,该公司积极向具有渠道和技术协同效应的其他类型电容器产品延伸,全力推进电容器核心技术的研发,发展成为中国高端电容器的领先品牌。

同样位于鲤城区的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薄膜新材料铜铟镓(CIGS)靶材,填补了国内的产业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有助于加快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产业化。

“薄膜电池组件厚度和纸张差不多,跟手机大企业新开发的柔性屏一样可以折弯。它也就可以‘贴’在好多地方作为电源,比如无人机、太阳能汽车、建筑物等;比如离我们最近,经常看到却没注意到的——共享单车后轮挡泥板上,相关的开锁及GPS定位,电源就靠它。”16日,在该公司,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靶材中心负责人万捷博士接受采访时说。

据万捷博士介绍,该项目主要从事CIGS薄膜太阳能核心部件——靶材的生产,即通过物理加工的方法把高纯度的铜、铟、镓三种金属凃覆在不锈钢管上,经过车床高精度加工成型。生产过程要求很高的洁净度、温度、湿度等控制,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及贵金属排放,清洁环保。今年6月27日,泉州靶材中心完成了首个靶材生产订单的交付出货。

据了解,为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鲤城区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引导华硕实业、汉威机械、桑川电子、劲鑫电子等4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推荐“数控单面纬编机”“全伺服婴儿纸尿裤生产设备”等20个项目为2018年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大力培育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推动火炬电子、七星电气等3家企业获得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此外,鲤城区还通过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智慧鲤城”规划建设等举措,努力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同时,鲤城区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和跟踪服务,着力帮助企业破除发展瓶颈,1—8月共盘活闲置楼宇、厂房54栋,面积约13.73万平方米,协调解决企业用电、用工、小企业贷款等一系列问题,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操作中 东南网记者 潘贤利 摄

攻坚“六个关键突破”

据悉,今后鲤城区将狠抓重点任务的引领带动,加快实施主导产业提升行动、新动能引领行动、创新能力突破行动、城市能级跃升行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生态+”优先行动、民生福祉增进行动,加快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步伐。

攻坚重点产业转型取得关键突破,主攻三产、提升二产,争取到2020年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以上,现代服务业比重有所提升;高新企业数继续保持全市前列,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0个亿。

攻坚重点载体升级取得关键突破,围绕打造创新经济体、科技生态圈、智慧数字园,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区跨越升级,推动园区向“创新型、高产型、服务型”方向转变提升,争取到2020年园区亩均创税超40万元。

攻坚重大片区带动取得关键突破,以江南片区为高质量赶超主战场,注重落实项目运作专业化、招商选资精准化、业态及公建布局系统化,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建设,对接落实海丝新城建设三年行动,推进江南新区重大片区改造,努力建成泉州环湾城市重要展示面。

攻坚重要引爆点培育取得关键突破,注重规划引领、项目支撑、产品设计,借力申遗、“双修”等契机,着力塑造古泉州史迹、海丝文化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围绕全域旅游目标,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增长型主导产业。

攻坚重要配套提升取得关键突破,重点实施社会事业、市政设施、生态景观三大提升工程。每年新启动实施一批优质教育、医疗、养老项目;深入实施家园共造计划和地下管网改造计划,加快推进配套道路、滞洪区、内环路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加快推动景观工程建设。

攻坚重要领域改革取得关键突破,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用改革的方法、思维、理念,有效解决国企改革、要素制约、营商环境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为高质量赶超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