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钱亦蕉

采访 | 王悦阳

摄制 | 贺信

申音,倾听上海的声音。本期《申音》栏目的嘉宾是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上海文联副主席、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

来,阿拉跟王汝刚一道白相大世界,讲讲滑稽王小毛的故事

白相大世界

“大世界”是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它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曾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东方之门”。

“大世界”的建筑颇具特色。它由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六角形奶黄色尖塔构成。主楼分别由3幢4层高的建筑群体合壁相连,另有两幢附属建筑。始建于1917年,创办人是著名商人黄楚九。此处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曲、曲艺为其特色,特别是进门后竖立的12面哈哈镜,更成了“大世界”独有的吸引物。建国后曾改名“人民游乐场”,1958年恢复原名,1974年改名“上海市青年宫”,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复业,定名为“大世界游乐中心”。“大世界”是上海最大的室内游乐场,素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剧、曲艺为特色。

“大世界”曾经是旧上海最吸引市民的娱乐场所,里面设有许多小型戏台,轮番表演各种戏曲、曲艺、歌舞和游艺杂耍等,中间有露天的空中环游飞船,还设有电影院、商场、小吃摊和中西餐馆等,游客在游乐场可玩上一整天。

因此,“白相大世界”,成了许多上海人美好而珍贵的回忆,甚至也成为上海的一张旅游与文化名片,扬名海内外。2017年3月31日,在上海“大世界”百年诞辰之际,关门14年后的“大世界”重新开放,引起许多新老上海人的集体回忆。滑稽笑星王汝刚,特意用一口纯正的乡音,为《申音》栏目讲述了他记忆中的“大世界”,以及作为一名老上海人,对“大世界”留下的亲切而美好的回忆,好听、好看、好玩的“大世界”,令人难忘,回味良多。

滑稽王小毛

提及《滑稽王小毛》,上海滩人人皆知。

《滑稽王小毛》是一部知名的广播系列小品。创办于1987年5月11日,播出以来,影响巨大,可以说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海人的集体回忆。该剧以王小毛人物形象贯穿,把滑稽戏和广播剧结合起来,它既具有广播剧的各种手段,如音响效果的运用、音乐的渲染烘托、时空的推移转换、解说旁白的穿插,同时它处处表现出滑稽戏的个性,如音响效果往往是夸张的,音乐多是喜剧色彩的,时空的变化是戏曲化的,情节是快节奏而粗线条的……情节每集独立成篇,有时也可以互相关联,有分有合,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可以说,每一集都像一幅简洁而又传神的漫画。

作为主人公,王小毛是一个既有当代青年共性,又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他热情善良、耿直诚实,憨厚中不失聪明,机灵时又寓纯朴。他助人为乐又嫉恶如仇,他总是以独特的行为方式去匡正时弊、扶正祛邪。但王小毛作为一个平凡普通的青年,不是完美无缺的,他的缺点和不成熟使他在生活中常常闹出笑话来。正因为如此,听众才觉得王小毛可亲可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开播至今几十年来,《滑稽王小毛》的内容涉及家庭伦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扬善惩恶等诸多方面,在喜剧的效果中,坚持寓教于乐,弘扬社会正气,宣传精神文明。因此,不少听众亲切地称王小毛是“上海滩第一公民”。

作为第一代“王小毛”的演播者,王汝刚因王小毛一角而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多年来,他与王小毛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精彩的故事,且听他娓娓道来。

上海城隍庙

在上海,说起城隍庙,可谓人人皆知,无人不晓,但要真正能讲清楚上海城隍庙故事的,还得有点研究才行,相关城隍庙的历史、园林、老店、小吃、应有尽有的小商品市场……历史悠久,故事丰富。

上海人对城隍庙的感情与记忆,深刻印在每个人的心中。城隍庙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特色,也是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缩影。无论是热闹非凡的九曲桥,还是古雅别致的湖心亭,从江南名园豫园,到鳞次栉比的美食楼,南翔小笼包、绿波廊船点、松月楼素面……无不体现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海派与丰富。

几乎每一个熟悉上海的人,对城隍庙都有各自的回忆。作为老上海,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刚,用一口道地而温馨的纯正上海话,向《申音》栏目详细描绘了城隍庙的好吃、好看与好玩,其中既有属于个人的珍贵记忆,也在绘声绘色的叙述中,传递出浓浓的海派文化情韵,引人入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