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算使用同为慢乙型肝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肝癌的发生风险也会不一样。

  有些患者不拿乙肝当回事,等出现症状时,乙肝变肝癌,最终不幸去世。去年南京晨报就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年轻律师小江,担心自己会因患乙肝被歧视,选择隐瞒病情并擅自减少用药,复查也不及时,最终恶化成肝癌,与世长辞。

  更多患者检查出自己患乙肝后,担心病情恶化,担心最终发展为肝癌,其实不无道理。过往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乙肝的发病率为2.15%,15%-40%的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传染病信息》,2013年03期)

  确实,乙肝患者若是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发生肝癌的可能性会增加。因此,乙肝患者接受正规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推荐首选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TAF]、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或恩替卡韦,因为即使长期使用这些药治疗,它们的耐药发生率依然很低。

  但是,即使慢乙肝患者接受有效治疗,依然面临着发展成为肝癌的风险,而且就算使用同为慢乙型肝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肝癌的发生风险也会不一样。

  一项来自韩国全国队列研究了"关于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这两类药物在慢乙肝(CHB)初治患者治疗中,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情况",并于近期公布了研究结果,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Oncology)上。

  其对24156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成人感染者进行了观察研究,并比较了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在这些患者治疗中,肝细胞癌(HCC)、死亡或肝移植风险方面的差异。

  结果发现,在成人CHB人群队列研究中,替诺福韦治疗组比恩替卡韦治疗组降低肝癌风险更为显著。

  另外,这一结论在一组包括2701名CHB感染的初治成人患者的医院队列中也得到验证。

  虽说此项研究只是观测的数据,且研究对象单一,只有韩国,具有局限性,但是,其对于慢乙肝患者的癌症预防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应予以重视。

  况且,韩国大多数的慢乙肝患者都是基因C型的乙肝,而基因C型乙肝又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我国乙肝患者也是基因B/C型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此项研究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就更应该重视了。

  当然,慢乙肝患者除了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外,平时还应该远离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如饮酒、吃腐油、吃发霉食物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