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传统文化 | 书画鉴藏 | 高古美术 | 经世哲学

李流芳(1575-1629年),初字茂宰,后更字长蘅,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广滬,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侨居上海嘉定南翔,籍贯徽州歙县丰南(今歙县西溪南)。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书、画、印皆负盛名。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倪瓒、黄公望,作品劲健流畅、墨色淋漓,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有“以笔墨诗酒自娱”之性情,启迪引导了新安画派产生的先驱之一,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人书画艺术家。

1《李流芳画像》 佚名

李流芳生于嘉定县南翔镇书宦人家,祖父李文邦曾任成山卫指挥使,封赠公爵,从徽州歙县丰南迁至嘉定县南翔镇侨居。李氏自移居嘉定后,家族六代后裔文风鼎盛,仕途青云,先后有李汝节,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进士,授安吉知州,后任登州同知。李先芳,明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科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四川布政使司参议。李元芳,诸生,善七言长句,著有《梦庵集》。李名芳,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著有《李翰林集》。李三芳,定海县丞。李圣芝,善诗文,入都名动公卿,著有《衡霞山人集》。李宜之,兼善诗画,才艺卓荦,别号寓园居士,著有《寓园集》。外甥朱之屿,经明行修,工诗词,有李流芳之风。

2《三人像》清沈韶 绘画

说明:中坐者为唐时升,前立者为李流芳,后立者为程嘉燧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徽州府休宁县东门人。李流芳和程嘉燧诗文书画齐名,曾对好友钱谦益说:“精舍轻舟,晴窗明己,看孟阳吟诗作画乃是生平第一快事。”钱谦益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崇祯元年(1628),钱谦益被放,坐帐论牍,病中的李流芳闻讯,扶枕浩叹:“不可为矣!”崇祯二年(1629)闰四月三日李流芳卒于檀园,享年五十五岁。钱谦益作《李长蘅墓志铭》,程嘉燧书丹,宋珏篆盖,侯峒曾作《祭李长蘅先生文》。清嘉定诗人林大中有诗夸其“忆当晚明时,官途亦多术。高士多鄙之,坚卧独不出。诗笔能清真,画品亦超轶。不拜千古事,名言殊简质。孝廉忧国家,呕血遂以卒。”

3 《西湖烟雨图》1609年 时年35

尺寸:画心32x236.8cm

款识:己酉清明前一日,烟雨泛舟西湖,为忍公兄作。流芳。

备注:现藏天津博物院

李流芳和程嘉燧是一对好基友,共同的爱好兴趣,还有浪荡江湖的艺术写生也是他俩的共性。李流芳离世后,程嘉燧恋恋不舍放下了浪荡的脚步,回到休宁,这才孕育出新安画派这些众星灿烂的画家群。西湖诗篇,李流芳写下了很多篇章,譬如在《西泠桥题画》:“多宝峰头石欲摧,西泠桥边树不开。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在《西湖有长年小许每以小舠载予往来湖中临行乞》:“常在西湖烟水边,爱呼小艇破湖天。今朝画出西泠路,乞与长年作酒钱。”今杭州西湖湖心亭有楹联: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从这几句诗词中来理解此幅作品,自会有如临西湖胜景的感慨!

3(局部细节图)

此作1609年,时年35岁,目前已知为李流芳存世最早没有争议的真迹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早年李流芳笔墨的简淡孤远,空濛疏离,并不在于一笔一画的细节描写,大胆布局,精心用墨的特点。此作采用空中俯视构图“西湖烟雨”的景象,选用松烟墨进行淡墨和浓墨的交叉重叠,造就出云烟空濛的景致。虽用笔极简,但不减笔上的功夫,譬如在近景几株柳树,力度精到而用笔迅捷利索,说明了用笔技法上的成熟和高度的自信。在图细节中,可以看出李流芳对用墨的心得,方可展示出这种水与墨渲染渗透的驾驭能力。黄宾虹对李流芳的水墨技法最为服膺,后来总结出自己的一套“五笔七墨”,重要心得却来自李流芳。

3(局部细节图)

从这20个字中,可以分析李流芳的书法应该临习过赵孟頫和苏轼,虽学苏,但不见苏“石压蛤蟆”的结体,也有董其昌的古淡秀润。整体章法匀称美观,结字较为严整,八面来风、中宫紧促;点划精到,行笔有苏体的肥腴,颇见功力。似有与绘画的笔性有所不同,此时的书法温润雅致更多一些。

4《山水》1609

尺寸:80x24cm

款识:元春社盟兄。流芳。

钤印:流芳(朱文)

备注:嘉德2007年第9期拍卖会1.43万(含佣金)

此图中书法落款有几分怀素的笔法,点划之间顾盼回首,气息行气一脉相承,与后期李流芳的书法参以怀素笔法亦有共性之处。所作画面大胆构图,细心穿插景致,笔墨淋漓畅快,在树枝和山石皴法上,均有不错的笔法,在收笔的线条上似有几分油滑的习气。加之印章“流芳”的辅助参考,此幅作品可能为李流芳早年作品,因未上手目鉴,以供道友们参考。

5《山水》1611年 时年37

尺寸:15x47cm

款识:辛亥初夏为子将大兄作。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嘉德1999年春季拍卖会0.88万(含佣金)

李流芳的绘画和他的诗文一样均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成为了画家抒发个人情怀的方式。此作《山水》扇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远山淡远秀丽,湖中风帆两三片,堤岸杨柳扶疏,水草丰盛,波光微漾,一片江南春色明媚,略略织入了几许愁丝恨缕。此幅扇面,看来了是为“子将大兄”即将远行送别而特意绘制的礼物。李流芳曾言:“画会之真山真水总不似,画会之古人总不似,画会之诗总不似。”“萃造化、古人、诗境于一局,以不似求真似。”这便是他画学思想中著名的“三不似”理论,其精神即绘画应做到形似和神似,写实与诗境高度完美的融合统一,体现了李流芳要求突破传统、改革创新的绘画理念。

6《秋水归帆》1612时年38

尺寸:16x51cm

款识:壬子腊月□山舟中,为□□大兄作。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湖州博物馆

李流芳的绘画始宋元而来,从前面几幅作品来看,得益于吴镇和米芾较多。此幅《秋水归帆》可惜图片像素不高,无从就具体笔墨进行解析。笔墨似有受好基友程嘉燧枯笔淡墨的影响,但就笔性应该也有从于董其昌的简淡。李流芳早年的绘画深受董其昌画学思想的影响,画风荒寒幽远、空灵淡雅,都能表现出与董其昌绘画理论的关联。李流芳小于董其昌20岁,却先他7年离世。董其昌的仕途出自徽州歙县许村许国的门下,青年时期更是经恩师许国介绍在歙县徽商世家当家教,与众多徽商大贾和画家画商们也保持着良好的社交往来。李流芳家族也是西溪南的徽商望族,居住嘉定,离董其昌的华亭不足20公里,两人一定有过交会。董其昌赞美李流芳“其交道千古,一言以蔽之,其情千古不磨。”可见彼此的交情,小编会在以后出版《安徽历代美术名家研究-李流芳》一书里,会有单独的篇章来解说,譬如两人共赏王时敏《富春大岭图》,甚至委托李流芳代笔等。

7《吴中十景图》1612

尺寸:27x34cmx10

款识:虎丘、灵岩

钤印:长蘅(白文)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李流芳在绘画上注重写生,自抒新意,此《吴中十景图》为写生作品的代表作。其以艺术家的眼光摄取苏州吴中十处风景名胜,摹写其形真实生动,主景辅景次第相映。他用传神的笔墨神韵展示了吴中胜景特有的旖旎风采,令人神之。李流芳每次游西湖,都要带回很多写生稿,他的写实绘画功夫是比较真实的。其常以自然山水为画本,随手写景,所以笔端不落俗套,富有生气,形成一种清新、秀逸的独特风格。董其昌赞道:“长蘅以山水擅长,余所服赝乃其写生,又有别趣。”李流芳五十岁时画的一幅雪景轴也来源于生活经验,画上自题:“甲子腊月十三日,归自吴门,大雪弥日,舟过城南,见留光树色,冒雪含烟,颇不乏致,辄画此纸。”

7(局部细节图)

李流芳书法研习源出苏轼赵孟頫,擅长行书草书,为晚明一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风格浑厚而大气、自然而严谨,与绘画一样,在书法上深受董其昌“内心向静”的影响,力求生秀古淡、朴拙素净。其在《跋摹书帖》中对书法艺术理解有一段论述,认为:学习书法,要临帖但不要成为字匠,不求形似而应汲取传统的精髓;要师古但又要创新,应自具风貌。其又非常重视文学趣味和学识修养对笔墨书画的影响,他的书画充满了悠悠文人的才逸气息。

8《行书诗稿》八开

尺寸:30.5×46.5cm×8

款识:1、龙池树密晚烟匀,丰乐亭空野望新。旧日经过余十载,重来朋好亦三人。胜情老去浑无恙,遗

迹追思已半湮。自觉风尘易顦顇,形神于此一相亲。

2、三年不见意如何,且喜他乡共岁除。久客便应为地主,远游随处即吾庐。留人正惜春泥重,得酒何愁夜烛虚。此际慈帷最萧瑟,不禁欢罢一唏嘘。

3、郭外轻阴爽气多,风光谷雨近清和。新林遥指花宫出,旧侣曾陪竹院过。一路野芳红似锦,几家春水碧于罗。到门啼鸟浑相识,遗墨空房涕欲沱。

4、春寒花事未蹉跎,西碛西溪正好过。自有闲人能作伴,从教多病不成魔。高梁桥外千行柳,净业门前十顷波。屈指长安行乐处,其如无梦逐君何。

钤印:李流芳印(八次)、长蘅氏(八次)

签条:李长蘅先生诗册,后学长尾甲题。藏印:雨山(白文)

备注:香港佳士得2018年春季拍卖会200万港币

李流芳著作《檀园集》中诗歌最多,古体近体、五言七言等都很优秀。其对诗歌创作有不同寻常的见解,认为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自身体悟和性情的自然流露,而辞藻、音韵、格律、用典都是手段和元素,只能为体悟和性情的表达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成为它们的束缚。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非常喜欢李流芳的诗,并有诗唱和,其《渔洋诗话》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谷城山好青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嘉定李长蘅流芳诗也,余最喜之。甲子使东粤,往返两过滕县,不见一花,赋诗云:‘薛北滕南几问津,远山如画黛眉新。惟余底事堪怊怅,不见花开白似银。’”后来的大文学家袁枚对李流芳的诗也十分推重,他说:“其诗清而和,直而不野,被色选声,力厚而思沉,以视七子之貌为唐人者远甚。”

9《宝印斋印式》1614时年40

尺寸:尺寸不一

款识:……甲寅春三月望日。李流芳赠。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朱文)

备注:泰和嘉成2010年秋季拍卖会33.2万(含佣金)

说明:万历四十二年汪关(尹子)辑,自刻印成《宝印斋印式》一册,亦名《印式》,有四册本。本印谱题“宝印斋印式上卷,歙汪关尹子父藏”为汪关所辑秦汉魏晋官印钤印并手书释文。

李流芳是明末小品文学名家,游记、题跋尤为出色,就连黄宗羲这样的大家也对其深表服膺:“长蘅无他大文,其题画册,潇洒数言,便使读之者如身处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黄宗羲《明文授读》)。他的游记,如《游石湖小记》、《游西山小记》、《游焦山小记》等,被编入各种选本,成为后人研读和学习的范文。

10《寒江图》1614

尺寸:16x45cm

款识:甲寅春日写,李流芳。

钤印:长蘅氏(白文)

备注:嘉德20099月第19期拍卖会2.02万(含佣金)

11《拟倪云林笔意》1614时年40

尺寸:16.5x50cm

款识:甲寅四月与孟阳……慎娱先生写。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贵州博物馆

我们通过以上两幅扇面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李流芳在同一年,甚至二月之内,他所题写落款的书法风格和画面气息均有很大的差异,编者认为两幅均为真迹。李流芳对董其昌的绘画的研习和笔墨非常熟悉,成为其代笔门徒之一;那么不代表他自己绘画的世界和笔墨精神就会心手合一,衣钵相传,也很难得到董其昌那种内心淡定的散淡和无欲则刚的舒朗以及心学上由外向内的沉淀素养。这两幅作品:一幅在淡墨浓墨的基础上,是由内向外,不加掩饰地来展示此时心境的书写,线条利索干脆,迅捷舒畅,心手合一的表达。另一幅将不安静的心境压制下来,收拾好情绪,用笔舒缓,点划之间沉着冷静,是由由外向内展示出其良好的文化内涵和笔墨功夫。两者从书法落款的结字特点和行笔速度,也可以看出李流芳绘画时对心境和笔墨之间的驾驭调控能力。

12《江干雪眺图》1616时年42

尺寸:28.8x128cm

款识:丙辰长至前五日,舟次塘栖寒雨欲雪时,不□儿所寄金牒,辄为写江干雪眺图。李流芳。

钤印:长蘅(白文)

备注:现藏美国加州GeorgeJ.Schlenker

这段文字读读蛮有意思的,李流芳说了:在1616年冬至前的五天(1216日),船儿停泊在杭州北边的塘栖这个地方,我正在返乡的路上,一个朋友即不□儿所寄过来的金牒纸,我拿来试纸画画此时寒雨欲雪的景致。此作也是李流芳常见的俯视构图,但取景的近处却是山石或杂树从,离表述的江面还有些视觉的距离,似有不像是是在船上画的。画面中大片杂树从或山石山势留白作雪景的处理,以及通篇线条的扁平拉长和中锋短皴形成了对比,技法纯熟,笔墨虽简,但却将画面的一股寒林之气表现了出来。

13《书画合璧》1616/1617年时年42/43

尺寸:画20×85.5cm、书20×110cm

款识:1:丙辰四月望后一日,画于长安显灵宫餐霞道院。慎娱居士李流芳。

2:去年在京师,落魄不得归,时以笔墨自娱,或为友人征索,画成辄取去,无复存者。此纸偶为奴辈所收,装潢成卷。今日开看,不觉又一年矣。是日方发虞山,将次陆墓。风日清和,舟行甚适。秧畦麦陇,黄绿相间。渚蒲村柳,时复成致。返思往日尘土面目,不啻仙凡隔世。人生几何,抛却现在风光,甘向此中埋没耶。丘壑满怀,烟云满眼。相应处不少,莫更踌躇自误也。披图展卷,可发三省,聊复记之。丁巳四月廿五日,慎娱居士题。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白文)

备注:嘉德2013年秋季拍卖会943万(含佣金)

13(局部细节图)

李流芳画以其才逸落笔,酣墨秀润,丘壑虽简而意气阔远。此卷一改其中锋圆润的面目,以侧锋疏秀之笔,法倪黄之画意,简淡疏离、苍莽蔚然、深秀素雅,实乃画中之逸格。丙辰为万历四十四年,李长蘅四十二岁,诗书画印皆已为士林所赏。卷后跋称;“或为友人征索,画成辄取去”,可见在西安城的知音亦有不少。长跋书法作于次年,时已南归,良辰美景中援笔抒怀,书文皆清,殊可赏玩。后有同时文人宋珏隶书题记,以大痴方长蘅,亦可见李流芳当时声望。此卷清末为福建永安沈氏收藏,民国初归之朱文钧,后为张重威所得,诸家皆富收藏,品相极佳,尤为难能。想起2013年嘉德拍卖预展时,编者展卷时婆娑推景鉴赏,那股简淡苍莽之气蔚然纸上,至今似有手留墨香。

13(局部细节图)

李流芳的书法结字赵孟頫,笔法取苏轼,丰神萧远,不染俗病。其行书在点划笔意处匠心独具,心意迭出,是明代学苏中的佼佼者。在入古出新方面,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犹如章草针尖挑麦芒的挑笔书写,对后人有了一定的影响。此作题画行书用笔流畅,笔致含蓄温润,才逸超人。李流芳侄子李宜之在《檀园集后序》中说:“至于署书门题,一扫寻丈,结构精严,不异小楷,则子柔先生(娄坚)犹自谓弗如。”民国收藏大家叶恭绰看到李流芳所书《四十二章经》后,为之折服,感叹道:“李檀园以画名,不意书法精妙若此。”

14《扇面集锦》121617-1626

尺寸:18×52cm×12

款识:1、丁巳清和,为伯英画。李流芳。

2、丁巳六月,与子将信宿皋亭之安庐。十五夜月,子将偕孟阳、止庵上人送予出山,至兴教寺,松下徘徊看月不能去。欲作一诗纪之,久而不就。今日偶为子将画扇,颇忆此景,留为异日谈资可也。九月十二日,流芳题。

3、丁巳冬日,似仲可兄。李流芳。

4、庚申(1620年)初夏作,似文弱先生。李流芳。

5、庚申夏日坐雨湖上,作米家山。李流芳。

6、甲子(1624年)九月,为伯英作。流芳。

7、乙丑(1625年)冬日戏作,似振矦兄。李流芳。

8、乙丑冬日,为振矦兄写。李流芳。

9、丙寅(1626年)二月,李流芳画。

10、丙寅二月画。李流芳。

11、丙寅夏日写杞菊图。李流芳。

12、万松图。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李流芳印(白文)、流芳之印(白文)、李流芳印(白文)、李流芳(白文)、李流芳印(白文)、李流芳印(白文)、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朱文)等。

备注:嘉德2010年秋季拍卖会683.2万(含佣金)

除山水外,李流芳又善作水墨写意花卉。其花卉笔势飞舞,墨气淋漓,层次多重,别有一番才逸俊致。归昌世叹为:“其娟美之致,俱在笔墨之外,真不可及。”董其昌评为:“竹石花卉之类,无所不备。出入宋元,逸气飞动。”总之,李流芳的书画才逸和天骄之气,使他成为晚明画坛上卓有声誉的大家。《芥子园画谱》,为一本康熙年间编著而成,至今流传了300多年的中国画启蒙书。画谱由画家王概,在明代画家李流芳留下的43页课徒稿的基础上,扩充增绘而成。后来又由多位当时的书画家增绘了兰竹梅菊谱、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谱,集成《芥子园画谱》。

15《拟倪云林图》1617时年43

尺寸:17x51cm

款识:丁巳春日。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16《云栖图》1617

尺寸:18.5x51cm

款识:丁巳九月,为慧法师写于云栖二健居。广滬。谁为供法师,法师随手施。山川无常主,吾画亦如是。既为慧师画扇,师复以此施,不敏戏题一诗。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2

备注:匡时2014年春季拍卖会18.4万(含佣金)

李流芳的作品看起来大多为以上两幅扇面这样的粗服乱头,纵情挥散,但其线条古拙朴茂而无故意修饰之习气,风格豪放潇洒不羁,在粗糙翰墨中彰显出元气淋漓的大度气概,比起当时刻意工整又时俗之气的吴门画派匠气之作来比较,这样的作品当然更有魅力更加被人关注,其实与晚明文人颓废生活有关。李流芳仅仅55岁咯血离世,与他嗜酒肝肺不好和篆刻吸尘以及绘画的风格有关。史上长寿的画家一定不会过度强调线条的迅捷或心学上由外向内的彰显笔墨才逸的技法,那注定是不长寿的,譬如宋画中诸大家、明代徐渭,近代傅抱石陈少梅等,均为画硬心太累。而长寿的画家如董其昌,齐白石黄宾虹等,是由内向外展示的内美静中参,完全是自我心灵的释放,一个舒缓愉悦的绘画过程,所以82岁才起步。

17《李流芳制寿山石》四枚

尺寸:尺寸不一

印文:1、六书隶篆治印有法,2、金石之宗秦印汉宝,3、遒秀古朴精妙绝伦,4、大家之道神完气足。

备注:北京远方2013年秋季拍卖会17.25万(含佣金)

现实中李流芳精于篆刻,又是位诗文高手,所以常常以名流身份出现在印坛,为同时代篆刻家的印谱撰写序跋,其中不乏精彩的记述和有价值的见解。“余少年时游戏此道,偕吾休友人竞相摹仿,往往相对,酒阑茶罢,刀笔之声扎扎不已,或得意叫啸,互相标目前无古人,今渐老,追忆往事,已如隔世矣。”“印文不专以摩古为贵,难于变化合道耳。三桥、雪渔其佳处正不在规规秦汉,然而有秦汉之意矣。”再之李流芳“不择石、不利刃、不配字画,信手勒成”的风度,正是一种才子逸气型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位地道的写意派篆刻家。

18《每蒙天一笑》《山则之臞》

尺寸:尺寸不详

李流芳篆刻“每蒙天一笑”,语出杜甫《能画》里“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政化平如水,皇恩断若神。时时用抵戏,亦未杂风尘。”,离开原诗的语境,可以理解为自谦之词。意思是刻印、画画或写的字,“小动作”也安排得比较巧妙。运刀以冲为主,带有反刀动作,颇似苏宣。线条质朴,没有过多曲折,刚柔互补,整个效果爽朗清丽,笔意舒展。有一种轻松、自然、貌淡神浓的秦汉风范。另一枚印作“山则之臞”,它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古人常以“山泽之臞”来形容隐迹山林的高人隐士,刻此四字恐怕是李流芳自我心境的流露。这件作品,在章法上采用了回文法,以求得虚实对角呼应;在笔法刀法上,显得有骨有肉,自然轻松,流溢着一种不经意的创作心态。

19《拟北苑图卷》1617

尺寸:32.5×289cm

款识:1、丁巳春日,为伯安兄仿董北苑笔。李流芳。

2、我年未四十,已怀退隐图。俯仰又十年,胡为尚踌躇。经过怪往迹,魂魄识畏涂。去来廿年间,道里三万余。衣装敝屡更,何况此微躯。所以不自决,岂徒为饥驱。富贵亦复往,岁月待我乎。婚嫁幸已毕,余口亦易糊。故山皋亭下,桃李满村墟。深坞秀泉石,近结静者庐。新梢想出篱,疏泉行绕渠。双坐指天日,一勺见西湖。言之痛痛余,况尝长久居。息黥补吾,造物岂区区。南归言怀,似伯安兄正。流芳。

钤印:李长蘅(朱文)2次、李流芳印(白文)2

备注:华艺国际2011年夏季拍卖会575万(含佣金)

一次,李流芳到杭州西湖边游玩。见西湖里长满了嫩绿的菜,郁郁葱葱,人们倾城出动,从早到晚采摘蓴菜,然後千担万担地运往萧山,在湘湖中浸泡、清洗後再出售。据说,西湖的蓴菜要经过湘湖水浸洗,味美无比。他们一行人从未见过蓴菜,更未见过如此热闹、浩大的场面,非常惊奇,便买下许多蓴菜,回家烹调,并赋诗。当蓴菜羹端上桌时,人们都惊叹它的色泽,不忍下箸扰乱其形色。过了许久,终於抵挡不住诱惑,品尝起来。最後,李流芳表达了众人的心声,认为蓴菜可以与当时著名的黄芽菜、燕笋等媲美。李流芳的《蓴羹歌》描述了江浙人采食西湖蓴菜的场面和习俗,称赞了蓴羹色香味形的美妙,对後世人了解时代蓴菜的食用情况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20《唐宋诗意画册》1618年 时年44

尺寸:30x51cmx7

款识:戊午秋七月既望,慎娱居士李流芳题于檀园之吟阁。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通过册页最后一页的书法题写,得知此作画作李流芳的居住地檀园,画面也很静谧的幽深,笔力之间也非那样的张力迅捷,舒缓之间闲适阔谈。李流芳最擅长是画江南山水,尤其在苏杭之间的湖山水景。他的理念是:“山水绝胜处,没恍惚不自持,强欲捉之,纵之旋去,此不可与不知痛痒者道也……凡山水皆不可画,然不可不画也,存其恍惚者而已矣。”从这段话里,可以理解其对绘画“虚”与“实”的景物处理。所以在他的画动中有静,譬如云漫飞瀑流水;静中有动,如小舟荡漾或空山无人。能在有限极小的空间画面中,表达出文人骨子里那些无穷之意境,令人神往之。

21《雁荡观瀑图》1618

尺寸:34x261cm

款识:雁荡观瀑图。自吴门归,风寒闭门灯下,酒闌小有画。此卷经三夕而后成,皆捉笔正铎而为之。荆关之法不传久矣,世有知者,方可识此画也,为絅老道翁笑正。戊午十月慎娱居士,李流芳记。

钤印:檀园(白文)、慎娱居士(朱文)

备注:现藏湖南博物馆

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春天,李流芳30岁开始构筑檀园。位于嘉定南翔镇北,其实檀园只是李流芳后花园,占地3亩,由李流芳亲自画稿设计。因园中有棵大青檀树,取名“檀园”,后来也成了李流芳的号称。这座小巧精致的文人园林因李流芳而闻名遐迩,钱大昕称赞“槎上多名园,以长蘅先生檀园为最。”檀园景点有宝尊堂、剑蜕斋、绿率斋、次醉阁、山雨楼、萝壑、芙蓉沜等十余处。钱谦益有过生动的描述:“水木清华,市嚣不至,一树一石,皆长蘅父子手自位置。琴书萧闲,香茗郁烈,客过之者,恍如身在图画中。”吴伟业评价“檀园著述夸前修,丹青余事追营邱。平生书画置两舟,湖山胜处供淹留。”明清混乱之际,毁于“嘉定三屠”之难。在檀园被毁近四百年之后,现已易地重建,新建的檀园位于双塔景区内,园址放大至十亩。

22《疏树孤亭图》1618

尺寸:148.5x31cm

款识:戊午秋日吴江舟中画,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白文)

备注:现藏天津博物馆

23《泛舟图》1618

尺寸:122x31cm

款识:戊午中秋夜同方回、子有、孝直泛湖宿小筑,翌日为方回画此。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中贸圣佳2018年春季拍卖会9.2万(含佣金)

上款人方回,即为李流芳杭州的好朋友邹孟阳之弟,也多有往来。其题画诗句记载方回顺手牵羊拿走了李流芳送朋友的十幅绘画。李流芳诗词《移舟入荷池同孟阳方回小泛》:“风池弄小艇,偃仰芰荷丛。叶与远山碧,花将落照红。衣裳散香泽,楼阁拟虚空。渐觉离尘世,来游净土中。”李流芳非常喜欢杭州,在当地结交了多位密友。其中邹孟阳则是李流芳在杭州的主要赞助人,李流芳游览西湖时常住在孟阳“南山小筑”的居所。钱谦益在《邹孟阳墓志铭》中追忆了邹李二人在西湖同游的情景:“李长蘅苦爱武林山水,岁必一再游。其游也,以邹孟阳为湖山主人,花时月夜,晴雪烟雨,扁舟幅巾,茶护笔床,未尝不与孟阳俱。”可知李流芳往往会将最得意的画作送给邹孟阳。

24《仿荆关山水图》1619时年45

尺寸:28x132cm

款识:大行殷兄以此素属画,会余病懒,久废笔砚,意欲仿荆关,而心怠手疏。拂迹成痕,殆不免刻鹄之诮。如何?己未秋日,李流芳。

印章:长蘅(朱文)、李流芳(朱白文)

备注:现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25《溪山平远图》1619

尺寸:24.5x242cm

款识:溽暑闲居檀园,作此遣兴。己未六月廿一日,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长蘅、长蘅

备注:嘉德2011年秋季拍卖会161万(含佣金)

此作看起来与新安画四大家汪之瑞和孙逸似有几分相似,只不过李流芳相对后者两位画家多了几分燥气,在线条处理侧锋居多,缺少那股圆润的厚实。应该来说李流芳对新安四家这两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构图和用墨处理上基本相同,后两位在笔性上更加淡定厚实,增加了画面的静格魅力。这是由于晚明画家在作画态度上的改变,各种绘画技巧在文人画重笔墨写意的观念下逐渐简化,不再以繁复的手法表现物形的真实感与立体感。“凡山水皆不可画”,“画紫阳时又失紫阳矣”,“然皆不可不画也,存其恍惚者而已矣”,画家们所画的景物总是与客观对象的真实形貌,有着某种明显的距离感;所画的景物无不与客观对象的内在本真,有着某种难以言传的默契。这与清初的山水文人画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譬如亡国情怀,避世隐居等,所以在笔墨写意处理上又有完全不同,时也境也!

26《溪山林屋图》1620时年46

尺寸:30.5x136.7cm

款识:庚申春日,为承叔道友仿黄子久笔。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朱白文)

备注:现藏南京博物院

27《山水》1620

尺寸:111.4x28.3cm

款识:庚申冬夜醉酒作,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朱文)

备注:现藏汕头博物馆

李流芳以诗文和程嘉燧、唐时升、娄坚合称“嘉定四先生”;他和松江画派班头董其昌,以及陈继儒杨文聪王时敏王鉴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等合为“画中九友”;在篆刻界,他与归昌世王志坚合称“三才子”,享有诗书画印俱佳、诗书画三绝的称誉,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位对后人有影响的文人艺术家。如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非常推崇他的人品和画品,早年即对其画十分倾心,且广为搜罗,深入研习,从中获益甚多。

李流芳诗词《黄河夜泊》:“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过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每多方外游,见僧即如故。灯明一龛下,夜长。不知山月上,千林已流素。出门寻旧溪,爱踏松影路。气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幽泉洗我心,微钟然度。”

28《行书诗句》1620

尺寸:141x62cm

款识:庚申三月闲居檀园,书渊明诗。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白文)、长蘅(白文)

备注:现藏□□博物院

李流芳书法早期以赵孟頫的厚实宽博为主,兼以苏轼肥腴。中年后以苏轼为模范,取苏字扁平的形体,而去其丰腴及天真烂漫,改为细劲坚挺的笔道,于是筋骨峭,风神一变,正如行家所评:能得苏字精髓,又具自家面目。此幅根据款识为1620年,李流芳已46岁了,书法以苏为主去赵无多了,而此作为赵孟頫字体为主,毫无苏轼的笔性。次之两枚印鉴,也无李流芳的篆刻金石习气,虽为国内博物院收藏,但编者并不认为李流芳的真迹,应为清初的好事者所为。

29《仿倪云林山水》1621时年47

尺寸:25x105.5cm

款识:辛酉冬日画。李流芳。

钤印:李长蘅(朱文)、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嘉德2012年秋季拍卖会402.5万(含佣金)

30《山水》1622时年48

尺寸:119.5x30.8cm

款识:壬戌夏日写於檀园萝壑。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朱白文)

备注:嘉德2005年秋季拍卖会24.2万(含佣金)

31《山水》1623时年49

尺寸:119.8x33.3cm

款识:碧浪湖舟中,坐雨作此遣兴,癸亥八月既望,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朱文)

备注:现藏美国加州GeorgeJ.Schlenker

32《山水图》1623

尺寸:17.5x144cm

款识:癸亥仲春,为止中上人作,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朱白文)、长蘅氏(朱文)

备注:现藏湖南博物馆

33《溪山平远图》1623

尺寸:29.8x280.6cm

款识:癸亥八月过迈斋,看早桂乘兴作此,李流芳。

钤印:李长蘅(朱文)、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天津博物院

34《西湖欲雨图》1623

尺寸:28.5x400cm

款识:癸亥暮春雨中,过盟仙斋作。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白文)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35《山水》1624时年50

尺寸:18x56cm

款识:甲子立夏日,皋亭舟中宿雨新晴,兴笔作此。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瀚海1995年秋季拍卖会1.76万(含佣金)

36《雪江穿渡》1624

尺寸:18×52cm

款识:雪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甲子夏为方回兄写,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保利2015年春季拍卖会20万流拍

37《寒江雪景》1625时年51

尺寸:不详

款识:乙丑冬日,画于剑蜕斋,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朱文)

备注:现藏桂林博物馆

38《山水册页》八开1625

尺寸:23×15.5cm×8

款识:乙丑秋日写于檀园劔蜕斋。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8次、长蘅(白文)8

备注:佳士得香港2017年秋季拍卖会345.5万港币(含佣金)

39《山水诗卷》1626时年52

尺寸:28.1x137.2cm

款识:天启丙寅秋日为寂然师兄画,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朱白文)

备注: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

40《三君子》1626

尺寸:17x53cm

款识:丙寅冬夜泊舟望斋门灯下,为子石作。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物(朱文)

备注:朵云轩2016年秋季拍卖会11.5万(含佣金)

41《云山图》1626

尺寸:16x49cm

款识:丁卯中秋,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匡时2016年秋季拍卖会8.28万(含佣金)

42《拟倪瓒山水》1626

尺寸:18x55cm

款识:丁卯早春为九万词兄作,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43《米家云山》1626

尺寸:18x54cm

款识:丁卯秋日仿米家山,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44《山水》1627时年53

尺寸:25×22cm

款识:丁卯秋日仿巨然法。李流芳。

钤印:流芳(朱文)

备注:香港淳浩2015年春季拍卖会1.8万(含佣金)

45《檀园墨戏图》1627

尺寸:192×57.5 cm

款识:丁卯秋日画于檀园至绿率斋,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朱文)

备注:现藏故宫博物院

46《水墨山水册页》1627

尺寸:26.4x41.8cmx8

款识:沈启南万竹书楼图,仿董北源(苑),笔意稿件可贵,今藏余家,仿佛作此。丁卯新秋,李流芳题。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白文)

备注:现藏南京博物院

47《双松书屋》1628时年54

尺寸:132x54cm

款识:戊辰秋日画于檀园绿率斋,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白文)

备注:佳士得香港2007年春季拍卖会50.4万(含佣金)

48《山水图》1628

尺寸:123x59cm

款识:戊辰春日画,李流芳。

钤印:长蘅氏(白文)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49《寒江茅亭》1628

尺寸:17.8×52.5cm

款识:戊辰冬日,似宇仲兄。李流芳。

钤印:长蘅(朱文)

备注:嘉德2008年秋季拍卖会12万流拍

50《新安山水》1628

尺寸:17x51cm

款识:戊辰清和,似谢森词丈。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51《拟云林山水》1628

尺寸:16x49cm

款识:戊辰冬日为子浴词兄画,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嘉德200612月第4期拍卖会4.4万(含佣金)

本篇文章列入已知明确年份的李流芳书画作品51幅,北京故宫尚有12幅,各省地市级博物馆有10幅,目前已知尚有22幅没有编入。从以上这些作品中,我们基本能确定了李流芳这短短20年书画笔墨风格的演变过程。这些题写诗句中,可以看出李流芳性情一如喝酒一样的爽快,有上款人的书画基本都是赠送的。史料记载李流芳喜欢记“浮生一日”的流水账。比如,在“新绿映槛,雨润欲滴”的闲适中,二三知己,用名窑瓷器或古玉的杯子斟酒畅饮。饮到兴起时,客人竟反客为主,要求主人作画。于是,两个微醉的朋友展开素纸,一边谈天,一边泼墨,画成了,理应题上一首诗,但此时画家却醉不成吟,便索性用一篇小品文来代替,把一天的生活经历记到画作上。于是,他的画作上,便有了“舟中热甚,不堪近笔墨”,画纸“开而复卷”,“灯下饮数杯”这样流水账式的记录。

52《行草》

尺寸:19x9cm

款识:五月十四日,弟流芳顿首

备注:现藏天津博物院

53《草书五律诗句》

尺寸:128x58.8cm

款识:尘土经时面,南池一豁然。城孤朱阁外,亭小绿荷前。望回蒹葭水,秋高杨柳天。犹传杜陵句,幽意至今怜。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白文)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李流芳草书参用怀素法,但绝不放纵。结体取横向,纵向均加大向上的倾斜幅度,从而加强整体篇章的动感。据说他晚年曾草书唐宋先贤诗达数十巨册,既研诗律,又练书法,可知其习书之勤劳,炼字之功力。此作书法用笔圆润,以气韵取胜,结体肥瘦得益,自然舒展而无矫揉造作之态;起笔收锋,沉着俐落,纵放有度,节奏平稳而错落有致;横竖撇捺,颇得苏字风神气度,点划细微处又自出意匠。但细观之,李流芳此书又有其独到之处:一是方笔多起笔处多有棱角,由于笔间牵丝流畅,行笔有动势,仍不失灵动之感;二是撇多收锋,显得较为含蓄,也增强其力度感,这似乎有赵字的笔法。李流芳的书法,学古能变,在晚明也是独具风格。

54《自作“闸河舟中”诗》

尺寸:58.5×30.4

款识:闸河舟中戏效长庆体,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李氏长蘅(白文)

备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55《行书王勃诗句》

尺寸:117x29.5cm

款识:乱竹开山径,飞花满四邻。从来子宅,别有尚玄人。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西泠2013年春季拍卖会5万流拍

56《行书五言诗句》

尺寸:118x28cm

款识:二客偶然至,不知是重九。亭斋对花坐,山童忘取酒。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氏(白文)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57《灵岩诗句》

尺寸:24.7x29.2cm

款识:寻山亦偶然,造适焉取醉。流芳具草。

钤印:长蘅氏(白文)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58《董其昌山水 题画诗句》

尺寸:不详

款识:位置俯仰,亦是逮叟无声之诗也。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

59《七言诗句》

尺寸:17x51cm

款识:楞伽山下薇村里,吾友髯翁近居此。我来访旧秋林黄,林下逢僧笑相视。依稀颜面犹可思,落拓姓名何足齿。感君留我风亭前,为我置酒临湖水,问君年腊今几何?君言今年周甲子。看君酡颜如渥舟,为禅为仙未可儗。愧我风尘碌碌人,壮年未去先老矣。戏赠上方老僧似公实兄。流芳。

钤印:流芳(朱文)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60《五言诗句》

尺寸:18x52cm

款识:水色否群动,朝光切太虚。年归惆怅望,奥远一萧谏。独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瞿塘春色至,定卜让西居。李流芳。

钤印:长蘅氏(朱文)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61《行书诗句》

尺寸:16×47cm

款识:刘孝标送橘启云,南中橙柑,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皮薄而味珍,脉不黏肤,食不留滓。甘逾萍实冷亚冰壶,可以熏神,可以笔鲜,可以渍蜜,毡乡之果,宁有此耶。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文博苑2013年春季拍卖会

62《五言诗句》

尺寸:17.5×51cm

款识:故人前月去,言访云门踪。此地美林壑,为怀况秋冬。碧淙云外细,丹叶雾边浓。楼亦生霞思,山尤爱雪容。兰亭迹已谢,剡曲舟靡从。张绪如相见,知余老更慵。奉寄无际山阴兼王宗晓使君之作,似亟叔词兄博笑。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朱白文)

备注:嘉德2014年春季拍卖会34.5万(含佣金)

63 《山水花卉图册》13

尺寸:24.6x25.6cmx13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图册共十三开,以水墨写生山水花鸟,已知上海博物馆公开图片只有这二开:《兰花》和《秋菊》,可以看出李流芳的笔性俊逸豪纵、朴拙繁茂、笔墨粗简的风格特点。兰花、秋菊都有草书行笔的特点,尤其在杂草的线条处理上,中锋力道点到为止的迅捷提笔。两幅作品的用笔疾劲爽利,韵足意长,神似天成,为大写意花鸟画的佳作。

64 《唐宋诗意画册》6

尺寸:30.1x51cmx6

款识:床头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宿客未眠过夜半,独闻山雨到来时。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长蘅(白文)

备注: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65《冷泉凉亭子册页》4

尺寸:22.2x14.4cmx4

款识:冷泉凉亭子,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贵州博物馆

66《兰石图》

尺寸:18×55cm

款识:秋日为雍瞻兄画兰石兼书旧作,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瀚海2005年迎春拍卖会8.91万(含佣金)

67《竹石图》

尺寸:16x48cm

款识:李流芳为韫甫画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苏州博物馆

68《仿北苑山水》

尺寸:29.5×47cm

款识:仿北苑。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嘉德2017年夏季拍卖会6万流拍

69《仿巨然山水》

尺寸:29.5×47cm

款识:仿巨然。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嘉德2011年第27期拍卖会9.2万(含佣金)

70《仿荆关山水》

尺寸:29.5×47cm

款识:仿景观。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佳士得香港2006年春季拍卖会4.72万(含佣金)

以上三幅作品,尺寸完全一致,落款方式和书写笔性也相同,均为临摹宋元名家的山水作品,且钤印均为一枚印鉴,虽先后相隔11年出现在香港和北京的拍卖市场,编者认为应该为临摹宋元各家山水的同一本册页,佚失散落了。有心者慢慢积累,也许还可以凑上几幅的。从落款书法和画面笔墨来看,应为李流芳45岁前后的作品,属真迹无疑。

71《江山萧木册页》8

尺寸:24×50cmx8

款识:李流芳画,江山萧寺图。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纽约苏富比20133月拍卖会720万(含佣金)

72《画唐人诗意图》10

尺寸:25.3x49.3x10

款识: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李流芳。

钤印:李流芳(白文)

备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73《山水册页》8

尺寸:23x23x8

款识:仿仲圭,李流芳。

钤印:长蘅氏(白文)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74《山水册页》8

尺寸:30x26cmx8

款识:白云青嶂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馆

75《仿宋元各家山水册》8

尺寸:28.2x35.8x8

款识:仿稿彦敬

钤印:李流芳印(白文)

备注:现藏苏州博物馆

李流芳传世墨宝比较多,编者已整理了逾百幅多,有扇面、手札、立轴和题画,多数收藏于江浙沪和两地故宫等各大博物馆,北京故宫最多达23幅。李流芳的画主要学习宋元诸名家,师承五代董源、巨然以及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尤其得益于吴镇和倪瓒,兼善花卉,山水。此外,他的诗文修养甚高,而且时常留恋于湖山秀水之间,故而能将笔墨技法、文学修养和对山水的体悟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对此,大名士张岱曾做出高度评价:“一年强半寄迹西湖,凡见湖中朝暾夕照,云气变幻,尽收入笔端。题跋数语,澹远灵隽,字字皆香。凡看其画,一种学问文章之气,在东坡当求之笔墨之间,在长蘅当求之笔墨之外。”当时的画坛巨擘董其昌说:“长蘅以山水擅长,余所服膺乃其写生,又有别趣。如此册者,竹石花卉之类无所不备,出入宋元,逸气飞动。嗟嗟!其人千古!其技千古!”

本文为原创文章,即将正式出版。如有公众微信或其他媒体转载,敬请注明尚敷拍卖或叩山问水;若否我们一经查实保留微信投诉或司法诉讼的权利。

咨询/交流/合作/鉴赏,请后台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