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荐读】“八闽夏都•自在寿宁”主题笔会作品选登 | 陈曼山:寿宁味道

陈曼山/文  龚健  行者/图

第一脚踏进武曲龙虎山茶场时,一份亲切而温和的味道便扑面萦怀而来。四面环山的低洼处静静卧着一潭清波,几幢青砖黑瓦的老房子依着山势轻松落座,或直或横或高或低,像一群上了年纪的老朋友围炉而坐,无拘无束。这样的风景会让你忽然想起一些很久远的故事,而让周身瞬间充满暖意。

这种暖意在我后来走进茶场的展览馆时变得尤为强烈。展览馆是由一幢名为“寿宁五七茶场”的老建筑改造而成的,馆里各种各样的老物件安静地诉说着这块风水宝地关于茶叶关于茶人的历史,亲切而温和。张天福,一个神奇的人,他在这里烙下的七年人生足迹,深刻而又欢欣。深刻的是他对制茶工艺的探索,欢欣的是他对龙虎山的爱。他以茶业界泰斗的身份为龙虎山茶叶下的四字评语“甜、醇、嫩、香”已足以证明他爱的缘由。而几个世纪前那位著名的寿宁县令冯梦龙用他五年的寿宁情结写下的那首七绝恰与这四字遥相呼应——“紫静红和绿淡清,养身修性入心旌。品茗不羡成仙辈,筑屋重书陆羽经。”是啊,既入心旌,何羡仙?

茶需好水,无论养和泡。而寿宁有的是好水。它比周边稍稍高出的那点海拔,还有那郁郁葱葱的群山让这里的水变得清新而不俗。走在西浦水边时我就想,想必这水在与我面对面之前,早已吸足青山深处的精华了吧,要不,怎会有如此的灵性?

西浦人真是聪慧,他们太懂他们自己的水了。他们懂他们的水于青山深处蜿蜒缱绻之后而成的儒雅和生动,于是他们在流经村子的溪上建了许多桥——我猜这些桥一定不只是为了通行,一定还为了让人与水无限亲近。譬如琴桥,这座有着动听名字的碇步桥。那无数琴键之石逗出了流水的万种风情千般趣味,于是它干脆使出浑身解数,摆动着,跳跃着,踩出无数音符,再谱成动人旋律,华华丽而下。刚刚还温文尔雅,忽而就欢呼雀跃了——这流水分明也知西浦人的深情,于是它投桃报李,用幻化出的雪白和欢乐的吟唱来回报身畔的人。每一滴,都义无反顾;每一绺,都一往情深。

还有石桥。简简单单的石板架在水的上方,让人与水近在咫尺。距离太近了,以至于让水里的游鱼误以为人也是同类。同行的朋友不失顽皮,他将手里的瓶装水一缕一缕倒入溪里,激起的阵阵水花惹得鱼争先恐后,蜂拥而至。然后它们还跟着我们在桥上踏出的足音,摇头摆尾亦步亦趋。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在那里,在西浦美丽的水边,我却是如此真切地觉出了鱼的欢乐。

我怀疑这里的水一定还浸染了这里的历史风尘。否则,它们怎会如此从容?一定是它们早已因见多识广而宠辱不惊了。它们见过状元荣归故里时的无限风光,听过无数进士少年时代的琅琅书声。它们伴着廊桥烟柳伴着秋月春风,见证了多少次的出发与回归。所有的天真与质朴,所有的梦想和荣光,一次次地在这里,沉淀,升华。于是,如海纳百川般的历程成就了这里的水,这里的人。于是西浦,乃至整个寿宁,随着这历史的高风清尘,又被悄悄地注入了一种味道——大气与从容。这种味道,传承至今,融进了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水,也打动了走进寿宁的每一颗人心。

打动我的还有这里的文艺气息。那天我坐在状元祠的古戏台前观赏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寿宁北路戏时,我就被这种洋溢开来的文艺气息深深打动。当《小放牛》里牧童与村姑载歌载舞的顽皮对唱在古老的祠堂里弥漫开去时,我似乎觉出了这里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简单而又富有情趣。牧童与村姑身上剪裁有致色彩和谐的装扮让我仿佛翻开了一本精美的画册,而他们充满童趣的唱腔唱词又似乎将我送进了一条时光隧道。青梅竹马,鸟语花香。

戏罢,我走到了后台。我看到了正在卸妆的年轻演员,她们正一层一层脱下已被汗水浸湿的戏装。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我从演员们略显疲惫却心满意足的眼睛里却仿佛看到了北路戏三百多年来的艰辛传承。在上路、下路、南路等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依旧活跃在闽东北的舞台上,并终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间坎坷,个中苦乐,定是百味杂陈。

走出状元祠,外面正阳光明媚。我眯着眼睛细细地看了祠堂门口上方笔划遒劲的“状元祠”三个大字。我又一次想起了五七茶场里的那些老物件,想起了在高山白云间采茶的寿宁人。不禁百般咀嚼,滋味悠长。

(来源:寿宁旅游官微)

主编 | 范建桃  编辑 | 刘守芳  校对 | 林春玲

觉得不错,请点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