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阿罗。近日,这样一则消息令人感叹,在今年开学季,有记者调研发现,过去异常火热的医学专业似乎遇冷,不少莘莘学子对从事医学专业望而却步。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告诉记者,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诚如一些医学院负责人表示,医生这一职业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下面,请听小编阿罗一起和大家拉一拉。

一、执业环境不尽人意。现实中,由于一些患病人员及其家属缺乏基本医疗知识,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认为医院就该是起死回生的地方,往往忽略了医疗的高风险性,往往将医生推向为一种不允许犯错的行业,医患关系紧张更会将医生变为高危职业。现实中,除了对医生进行威胁、辱骂和摆放花圈等精神和语言攻击之外,更有对医生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资料显示,34%的医师从未经历过暴力伤医事件,而经历过的医师认为,51%是偶尔的语言暴力。而2014年的调查显示,仅有27.14%的医师未遭受过暴力事件。

二、工作压力不尽合理。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医生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都大大超过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由于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很多医师年假无法休息,正常的休息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医师长时间超时工作身心疲惫和压力增大。诚如一些医生所说,一个医生最好的工作状态是张弛有度、游刃有余,一边享受快乐生活,一边解除病人痛苦。医生在精力不好的状态下,手术或者思考过程容易出现偏差,过度疲惫也容易导致医患沟通效果不好。

三、薪酬待遇不尽科学。目前医生薪酬低具有普遍性,医师收入与其社会贡献是不相符合,特别是大医院与小医院医生的收入差距比较大,薪酬制度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原则。中国正高级职称年人均收入刚刚超过10万元,该数据是综合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平均后的结果,这种收入状况与西方国家动辄数十万美元的年收入不可同日而语。

大家认为小编阿罗说的对吗,期待您的观点和看法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