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纳入非遗名录的几种云南美食,你吃过几种?

点击上方

云南的美食数不胜数,建水汽锅鸡、大理永平黄焖鸡、而你吃过的云南美食哪些又是被列入了非遗名录,让我们来围观下吧。

红糖制作技艺

巧家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产于巧家县金沙江沿岸地区,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自晚清以降,在国内市场久享盛誉。

巧家小碗红糖采用18道工序,柴火熬制,小碗形状古朴,如同古代《糖谱》中记载“凝之如石,破之如砂”,糖色漂亮呈半透明红黄色,特有的蔗糖香气沁人,入口即化,醇厚浓郁。

建水汽锅鸡

建水汽锅鸡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流行在滇南一带。

“慢工出细活”,这句话用在汽锅鸡的做法上一点不为过。制作汽锅鸡时,首先要将清理干净后的土鸡(用肉鸡味道会打折扣)斩成5-10cm的块,放入汽锅(切忌加水),加葱段、姜块、食盐。选一与汽锅口径适当的锅,放入沸水,将汽锅置上,缝隙处用笼布之类密封。焖蒸2.5-3小时后可上桌,这样制作出来的汽锅鸡原汁原味,汤味鲜美之极。

烹制食品的炊具成千上万,而建水人烹制汽锅鸡时,采用的是建水当地一种独特的炊具——汽锅。与其他炊具不同的是,汽锅呈扁圆型,底部为喇叭状蒸汽进口,其上连着一根圆锥管状喷嘴,直通锅的上部中央,锅上加盖密实的盖子,形状十分独特。

饵丝烹制技艺

饵丝是云南的特色小吃之一。在云南,烹制饵丝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这其中又以曲靖蒸饵丝和巍山扒肉饵丝最为出名。

曲靖蒸饵丝主料为当地产的优质稻米饵块切制而成,过去手工切,现为机切,它的调配料简单又丰富,简单是品种不复杂,丰富是工艺考究。

新鲜韭菜和绿豆芽,加上独门熬制的酱油和精心炒制的肉酱,酱油熬制配香料、精盐、白糖、味精,肉酱选用新鲜的后腿肉,剁细后再与香菇酱料炒成肉酱,配上精心腌制的酸菜油辣子,OK,香喷喷的饵丝已上桌,吃完饵丝,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葱花的筒子骨汤,真是回味无穷!

等到一碗饵丝烹制完成,一眼望过去,红白黄绿相间,色香味俱全,肉汤浓厚香醇,饵丝雪白细糯,扒肉肥瘦适当,入口即化。

大理宾川韭菜腌菜

在宾川,韭菜腌菜是家常酱菜,用来煮酸辣鱼、泥鳅,炒肉,炒洋芋等,酸辣爽口中伴随韭菜独有的香,极下饭。

韭菜腌菜▲

说起宾川的韭菜腌菜,和气候炎热有关,韭菜栽下去一年四季割不完。宾川的韭菜,每年春节前后撒种,农历二三月移栽,之后割了长,长了割,一年到头割不完,不过,腌制韭菜必得在农历四至五月,八至九月,即韭菜开花以前,以及开完花以后。

永平黄焖鸡

黄焖鸡制作工艺也很讲究,先是热油,放入姜和辣椒炒出香味;之后将鸡下锅,放入盐、酱油、适量水进行翻炒,盖上锅盖把水汽闷干;最后放入调配好的佐料、蒜末和辣椒翻炒,最后加入适量大葱便可起锅,如今,黄焖鸡已经成为永平的名片。

喜洲粑粑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

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上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做成圆形小饼后,一次6个,咸甜各半,整齐地摆在一块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油锅中烘烤。 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

云南的美食数不尽数,带给我们了味蕾的享受和生活的美好。让我们期待更多的非遗美食代代相传,20年、40年后,还是那个最初不变味道。

来源:百家号 大理非遗

部分图片来自:大理旅游 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