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中国历史上,凡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都会受到得到不好的下场,想要逆天改命,真的难入登天。

诸葛亮为了刘备的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想要一统三国,让刘禅成为中原霸主,但是刘禅无能,最后诸葛亮只能饮恨五丈原,刘禅也被称作“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刘禅说了乐不思蜀,还说了另一句话。

世人都知道刘禅乐不思蜀,不知还有下一句

蜀汉危难之时,刘禅的表现着实令人惊讶,他打开城门投降,毫无一个皇帝应有的尊严,并且直接迁到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

一次宴会上,刘禅与司马昭等人喝酒,司马昭趁机问刘禅:”你是否还想念蜀国啊。“这司马昭可不是一般人,他玩弄权术的能力一流,做事又心狠手辣,我们如果遇到这种侩子手,如果想要保命,当然不能硬杠,只能选择妥协,说自己不想念,刘禅也是这么做的,他说道:”我在这里逍遥快活,已经快乐得不思念蜀国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因此而来。

世人都知道刘禅乐不思蜀,不知还有下一句

但是事情是不是想的过于简单呢,以司马昭的权谋,他难道不会认为刘禅说的是假话,于是司马昭又问了一次,刘禅是否思念蜀国,这次刘禅却换了一个答案,他很恳切的说道:”想“司马昭听到这后一句,彻底断了对刘禅的杀心,说了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你说这句话倒是很像郤正啊。“

这句话确实是郤正跟他说的,刘禅便一脸单纯的问司马昭是怎么知道的,想回到蜀国这句话的确是郤正教他说的,司马昭听到刘禅如此愚笨,便不再想杀刘禅的念头,其实刘禅“愚笨”的同时,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呢,明哲保身的同时,见到蜀国大势已去,也让蜀国百姓免遭屠杀。

世人都知道刘禅乐不思蜀,不知还有下一句

水镜先生曾经说过,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诸葛亮虽然一生鞠躬尽瘁,怎奈难以撼动历史的趋势,在临死之前,大臣问诸葛亮姜维之后谁可统帅三军,诸葛亮摇了摇头,这也预示着蜀汉的基业在姜维之后戛然而止,这一点刘禅肯定是看的出来的,匡扶汉室这个金字招牌,现在也没人信了,论领土面积,魏国雄霸一方,蜀国又失了荆州等大片领土,吴国又与自己互相猜忌,难以结盟,天时地利人和,蜀国一样都没有占,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能用自己的投降,保一方平安,刘禅并非想象中那般扶不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