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智能单证处理中心服务2.0版月内上线

重庆保税港区进出口通关成本降低75%

本报讯(首席记者 陈钧 实习生 唐璨)重庆保税港区智能化应用程度正不断升级。10月14日,两江新区宣称,今年5月落地重庆保税港区的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服务升级为2.0版本,预计本月内在重庆保税港区上线。据称,2.0版系统服务性能较1.0版大幅提升,企业通关数据处理时效在原基础上将再提升10%左右,通关成本较传统报关降低75%。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重庆保税港区进出货品都需进行报关。过去,报关各环节基本采取人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出错。据了解,进出口申报流程一般有接单、制单、审单、申报、现场五个步骤。企业经常要准备5页以上的申报材料,内容繁杂,所提供的材料类型、格式甚至语言各有不同。因此,一个业务相对熟练的报关员,也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

在今年5月份的西洽会上,重庆保税港区与慧石汇通公司签约,落户了首个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项目。这一项目使用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视觉识别、深度学习、语义分析等技术,让外贸通关开启了“智能化”模式。

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项目可自动识别材料,制成报关单,自动比对数据,其各项信息则自动归类且入位,最后在资深专业报关员的操作下进行申报和现场操作。数据处理全过程最快可在2分钟内完成,同时大幅提高了准确率。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单证处理中心服务不仅仅有先进的技术,更有专业的业务服务和操作人员为企业客户解决技术暂时无法达到的服务领域,如关检现场、仓储物流等。

“此次升级2.0版本主要是为了适应关检合并,系统数据库有所更新,性能较以前也有提升。”慧石汇通相关负责人说,自服务上线以来已在重庆完成企业通关近3000单。下一步将继续拓宽业务,针对保税货物的金关二期报关系统也将于11月底之前上线,用作辅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