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医生,谢谢您及时帮我找到病因,并治好了病。没想到这恙虫病折磨了半个多月,罪魁祸首竟是小虫子,看来对蚊叮虫咬一定要认真防范,不能大意了!”10月7日,在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即将病愈出院的潘女士对该科的屈东明副主任连声致谢。

  屈东明博士带领护士到床头看望病人

  主管医生正在为潘女士做检查

  潘女士今年50多岁,家住广西贺州市蒙山县农村,经常下地劳动。大约在半个月,不知何原因身体健壮的她突然出现头痛发热症状,她半月内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未能明确病因,高热持续不退,潘女士痛苦不堪。

  经朋友介绍,潘女士于9月28日来到了南溪山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接诊的呼吸内科副主任屈东明博士查看她的病历资料,发现她除了发热,还有明显头痛、肝功能的损害及血小板减少,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潘女士经常下田地劳作,有可能皮肤被虫子叮咬后没有及时处置 而得了“恙虫病”。屈博士立即为患者进行里一些针对性身体检查,发现患者左腹股沟有一个1X25px“焦痂”,临床诊断明确。随后,屈博士安排患者住院治疗。由于病情明确,医生及时对症下药,第二天潘女士的体温基本回复正常,头痛症状也有所缓解。又经过数日治疗后,10月7日潘女痊愈出院。

  屈东明博士介绍,潘女士得的是恙虫病,这个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的疾病。恙螨多分布在温暖潮湿地区,孳生地为隐蔽、潮湿、多草、多鼠等场所,以森林边缘及荒芜田园等杂草丛生的地区为最多。“恙虫病”夏秋季好发季节,常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由于恙虫病会造成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较多见,会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咳嗽、咳痰、肝脾肿大、眼结膜充血。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屈东明博士提醒:田间劳作的农民、野外作业人员(伐木、筑路工人、地质勘探人员等)、野外训练部队、野外旅游者和喜好在草丛或丛林中驻留或休憩的人员。这类人员受恙螨侵袭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要特别注意预防。另外,目前已逐渐进入相对凉快的秋季,正是各类虫害高发时期。在野外活动的人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恙虫病的有效措施。比如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使用驱避剂进行防护,如驱蚊灵、蚊不叮等涂抹在暴露的皮肤等。对于有虫子叮咬或者野外活动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要及时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怀着饶幸心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