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商业片而言,电影导演与观众的关系,本质上是欲望制造师与欲望消费者的关系。每一部商业电影,都是对观众基本欲望的满足。但聪慧的导演,在制造欲望的同时,亦会玩弄观众的欲望。譬如希区柯克,便是一位将观众的欲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是所有游走在商业片与艺术片之间的电影导演的先驱,他能巧妙的把商业片提升至艺术片的高度。这样的导演,往往是一位高智商的仁慈虐待狂:他的电影语言,在仁慈的诱惑观众的同时,并不一昧的满足观众的欲望,而是将观众的一小部分欲望悄悄悬置起来,施虐一般的给予观众意料之外的震撼感。下面推荐的十部影,每一部电影,在临近尾声的时候,皆给观众意料之外的致命一击——这个时候,导演让观众完全丧失前几十分钟里养成的对影片主人公的情感认同点,将影片翻转至另外一个视野的叙事层面。丧失认同点的观众,宛若遭遇视觉地震,直至走出影院,仍旧处于失重的状态,拼尽力气寻找他新的认同点,于是缤纷各异的阐释产生了。

1.《灵异第六感》

一位精神分析师被灵异事件“反分析”的影片。麦尔康是一名儿童家庭心理分析师,他遇到一位名叫柯尔的罹患幻视的男童。柯尔声称,他能够看到人们无法看到的游荡在人世间的亡灵。当然,大多数人不相信柯尔的说法,认为柯尔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麦尔康医生亦然,他依靠精神分析师的耐心,逐步打开柯尔的心理防线,最后却发觉一个令他自身惊骇不止的事实。这部影片里,真正的精神分析师是男童柯尔,他说: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死了,他们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这是一句标准的拉康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用语。无论是人是鬼,因我们的凝视里包含自身的欲望的缘故,我们都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这部影片无意间道出了拉康心理学的一个真理:你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实,你目光触及到的现实,早已被你的欲望所弯曲!

2.《小岛惊魂》

一位名叫格蕾丝的妇女,在浓雾弥漫的小岛上独自抚养着一对儿女。丈夫在二战中死亡,她却不相信丈夫已死的消息。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日子里,她雇佣了三个外来的仆人。仆人到来之后,窗帘时不时拉开,将一双患有畏光症的儿女暴露在阳光之下。钢琴看不到弹奏的人却在独自按响琴键,门莫名其妙的打开......整部影片弥漫在一股森然的鬼魅气氛之中。妮可·基德曼卓越的演技,更将影片里女主角歇斯底里的人格演绎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小岛惊魂》是一部意大利版的《灵异第六感》,只不过《灵异第六感》的叙事语言,是由亡灵与人类共同交织,《小岛惊魂》则完全由对自身的存在“一无所知者”来演绎罢了。

3.《记忆碎片》

这是诺兰拍摄于2000年的一部高智商烧脑影片。影片的男主人公莱昂纳多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调查员,他的工作是阻止那些弄虚作假、骗取保险金的骗术得逞。新婚不久,一名歹徒闯入他的家中,爱妻被杀,他也头部受到致命创伤,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为了给爱妻复仇,他拼命搜集一切线索,但苦于短期记忆只能保持十分钟,于是他尽量将短期发生的事书写下来。事实上,影片的开头,导演已经告诉了观众男主人公追凶的结果。这便是诺兰的高明之处,他蓄意打破悬疑电影单一的封闭性叙事模式。诺兰借这部影片告诉观众:真正的悬疑,并非都在事件的终局,而在于事件的整个过程之中。悬疑电影,也可以以非线性(网状)方式来叙述。当然,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电影叙事,来源于诺兰独具匠心的蒙太奇剪辑:整部影片,以黑白镜头的正叙线与彩色镜头的倒叙线错杂交织而成,在将近结尾的前十分钟,却完全归于彩色,寓示着编织交错之网的双线合二为一。这部影片,是蒙太奇剪辑的典范,完全可以放进电影学院当做教学教材之一。

4. 《穆赫兰道》

如果说诺兰的《记忆碎片》在讨论记忆与真相之间的关系,那么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则通过梦境与真相的对比,来探索人类心灵的迷宫,在接近真相的道路上有多么艰难。人的一生,最不解的难题其实是他自身:自身的谎言、自身的欲望以及自身的黑暗。这部影片,网络上阐释成堆,我就不多说,大家有时间看看,便知其之迷人。

5.《致命ID》

一个风雨大作、通讯中断的夜晚,十个来自美国不同洲的人被困在一家汽车旅馆,他们中有过气女星、司机、妓女、吵架的夫妇、一对恩爱夫妻与孩子,以及押解犯人的警察和杀人犯,还有汽车旅馆的经理 。因为风雨大作,他们无法离去,于是惊悚故事便在这个汽车旅馆开始上演。杀人犯偶然逃离出囚禁他的房子,旅客们便一个接一个的按照所住的房号,从10到1的倒序着死去。存活下来的人越来越少,旅客们开始恐慌,互相猜忌,却无意间发现了彼此间最为隐秘的联系。当整个旅馆,在一场血腥屠戮之后,迎来了安谧的黎明,观众以为一切皆已死亡,万物复归平静。然而真正的杀戮,在田园风光里,却秘密的回归。这是一部关于精神分裂的佳片,它甚至可以教导你,如何在日常生活里,识别那些多重人格互相博弈的“戏精”。

6.《禁闭岛》

二战后,联邦警官泰迪和搭档查克,乘船来到波士顿附近的一家精神病犯监狱,调查一桩失踪案。杀了亲生骨肉的女犯蕾切尔,从戒备森严的牢室神秘消失,却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泰迪怀疑监狱的主治精神病医师考利有意隐瞒内情,并向查克透露他上岛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寻找曾经纵火烧死他妻子的重罪犯,并揭露美国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进行人体科学研究的罪行。但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真相也越来越逼近泰迪自身……对一个无法面对自身存在真相的精神病人而言,创伤性事件,必须以幻象的方式来遮盖,幻象是他真正的禁闭岛,也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理由。一个人有多么难以面对真实的自己,便会制造出多大的幻象来麻醉自己。某些程度而言,阶级对抗(无产与资产、女权与男权等等),便是这样一种将自身的罪孽投射至他者身上的社会性幻象的瘟疫。

7.《非常嫌疑犯》

加州的圣佩雷罗港一艘货轮爆炸,27人死亡,9000万美元离奇失踪。事故发生后,只有两名幸存者,一名昏迷不醒,联邦调查局侦探白基奇在医院等待其的苏醒。一名是看上去行动不便的名叫金特的瘸子,海关特派员大卫对其进行了审问。 金特供认,事故中他目击着他的同伙都已丧生。他们都在给一个名叫“凯撒”的黑道上的神秘人物而服务,是凯撒命令他们烧掉货轮上的毒品……本片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剧本更是获得1996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整部剧作,围绕着一个空无的能指而运转,却获得出人意料的震撼感。以防剧透,我只能说,电影中的“凯撒”,便是那个空能指。真正的犯罪高手,不但是一个高智商人才,同时还是一个语言学家,他懂得空能指的妙用,他更能依靠方寸之地目击到的材料,编撰一个天衣无缝、证据确凿的故事。

8.《无双》

庄文强编剧、执导的这部影片,是一部借鉴《非常嫌疑犯》与《搏击俱乐部》而拍摄的优质商业电影。与《非常嫌疑犯》相类,周润发饰演的画家,也是一个空能指。但不同的是,《非常嫌疑犯》的空能指,是一个纯粹神话性的空能指,这个空能指只是为了嫌疑犯自身的脱罪而设置。《无双》中“画家”这一空能指,不但承载着脱罪职能,还承载着叙事者另外一个精分性隐匿人格:凶狠、残暴、不择手段的屠戮。在影院里看完,我有种不想离去的感觉。比起张艺谋《影》的低内涵叙事,作为一部商业片的《无双》,却离奇的完成了《影》无法完成的主体与替身难分彼此、互相交融的镜像思维模式。

《无双》是一部真正深入探讨人类心灵迷宫的电影佳作。真正的“影”在主体之内,又在主体之外。主体自身亦分不清楚,哪一个是自己的真身,那一个又是自己的“影子”。当然,周润发卓绝的表演才华,给这部电影增色不少。我们恍然看到那个在上海滩上,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许文强,在大屏幕上再度叱咤风云。

本文图片皆来自互联网

上传与管理:杰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