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自古以来都是财富的象征。然而中国古代却很少用金银铸造方孔钱。翻开《史记·平准书》,清晰地记载着“金有三品,或黄、或白、或赤”,这里的赤金是指铜。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圜钱,统一货币为“半两”,直到清逊帝溥仪铸造的“宣统通宝”,中国人沿用了两千多年的铜钱。在古代中国的大多数时光中,铜钱几乎成为钱币的代名词。中国的铜钱曾被整船整船的运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整个东方世界的“通用货币”,行使着同今日美元一样的国际货币职能。

四川简阳白先生手里的明朝末年西王赏功铜币

图中即是明“西王赏功”钱,该钱币为铜质品。钱面文字“西王赏功”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字体浑朴,笔画挺拔,边廓精整,品相佳美。钱背光而无文。该币两面的包浆沉着,包浆虽薄,却异常坚硬,没有脱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四川简阳白先生手里的明朝末年西王赏功铜币

赏赐钱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钱币,历来都是珍贵的收藏品。由于其铸造量小、质地贵重,流传于世的数量极少,在古玩市场上价格不菲,因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此枚西王赏功钱币面干净,穿轮利索,没一丝一毫拖泥带水,方正圆矩,钱文清晰深俊,书写规范,字体圆润饱满,笔画刚劲有力,线条流畅,结构协调,十分精美,是古钱珍品,极其难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