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君/文

在今年2月,以克里斯托夫·泽恩为代表的海德堡大学团队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测的血液检测技术,随后被称为是“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但之后又被发现,这一成果破绽百出,并且极有可能是剽窃了中国学者杨蓉西的科研成果,在随后开展的调查中证实了这一猜想。克里斯托夫·泽恩因“学术不端”被禁止在未来3个月从事研究和教学相关工作。海德堡大学医学院院长、首席执行官、商业总监等多名高层人员也因这一丑闻辞职。

杨蓉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方面的处理结果令她非常满意。她说自己一开始并未想到这次调查会动真格。一般情况下,大学发生类似的“学术不端”的丑闻后,碍于德国联邦公务员法,最终处理结果往往是赔礼道歉等较轻的处罚。她表示,目前的处理结果有些超出她的预期。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这一行为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7种:

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四、是伪造注释;

五、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六、是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其实,我们知道“学术不端”的现象中国也是屡禁不止,前一段时间被推到风口上的翟天临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可是我们的处罚却没有德国的重。北京大学承认在学术把关不严、实质性审核不足的问题,同时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对其作出退站处理。最后,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查,加强整改,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而德国媒体对于克里斯托夫·泽恩事件的报道却丝毫没有手下留情。媒体称,这是这所全球著名的医学院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形象灾难。处理结果更是令人膛目结舌,海德堡大学医学院3/4的董事会成员因该丑闻辞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