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位于叙永县大石乡(现为大石镇)的一座“唐氏贞节牌坊”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字牌坊建于清.光绪19年(1893),是为褒奖当地周氏家族的唐老孺人守节51年而建的。

唐氏贞节牌坊牌坊总计52龛雕像图案,雕刻的人物300多个,栩栩如生,保存完好,无一处破损,雕刻的体量与技艺,均堪称蜀中佳品。远远望去,坊上还可见石灰写成的“忠”和“万岁”等字样。正因为这几个字,该坊才得以幸免于难,完整地保留至今。

该坊虽雕刻精美,但立柱、额枋、匾板、龙凤牌上却光滑溜溜,通体更无一刻字,是一座独特的无字牌坊,民间又叫哑巴牌坊。

虽说其他地方也有关于无字牌坊的报道,但是都不是真正的无字牌坊,而大石的无字牌坊为青石所雕,无一处风化,更无一处刻字痕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字牌坊。 这在四川现存的260多座牌坊中绝无仅有,恐怕在中国现存的牌坊中也独此一例。

清朝的旌表类如贞节坊、节孝坊、百岁坊、德政坊等,必须由皇帝下旨修建,民间绝不能私自建造旌表类牌坊。无字牌坊的顶部,明显雕刻有九龙环绕的龙凤牌外框,却不见“圣旨”二字,这不得不让人心生疑窦:莫非此坊的修建未得到朝廷批准,属于私自建坊?

关于牌坊无字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

目前业界有了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据探究,周唐氏享年94岁,守节51载,贞寿百年,实为不易。其后人商议为她请旨建坊,并提前准备好了一切建坊所需的材料。谁知,请旨建坊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周唐氏卒后的第三年,清政府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二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国难当头。周家不缺钱财,猜想他们上下打点,地方官府允诺此事万无一失,可以先行建坊,待得朝廷的批文到达,就可以镌刻“圣旨”以及其他文字。孰料,清廷时局不稳,根本无暇顾及这一份来自四川的建坊申请。周家时运不济,圣旨久盼不来,只好将就把牌坊立了起来。因不符合规定,所以不敢凿刻一字。

所以这份永久缺席的圣旨和周氏族人的“先斩后奏”造就了叙永无字牌坊这一中国牌坊建筑中的独特个例。当然此说法没有定论,也欢迎各位爱好者前去一探究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