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红木制品中材料应用的种类十分丰富,形成了红木文化中的一类特别现象。各种材料的色彩、质地、纹理不尽相同,各具独特魅力,而又恰到好处的相互融合。所用才种之多,手法之精湛在其他同类文化中十分罕见。

一、红木与其他材质的仿生。无论是红木家具还是红木摆件中都有仿竹材、仿藤、绳的做法,主要是家具或摆件的主要构件做成竹节、藤、绳效果,形成竹节纹、藤纹、绳纹,远看根本无法辨别这些纹样真实材质的面目。在红木家具和红木摆件中虽不多见,但其艺术价值往往比较高。

二、红木间不同材质的搭配。单一材质的红木作品,无论从单件作品还是从它们所构成的装饰环境来看都显得沉闷有余而活力不足,色彩过于庄重。我们先人在改进单一材质红木的自身缺陷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与努力。比紫檀与黄花梨的搭配、酸枝与花梨木的搭配等,以此来形成木材色彩的深浅对比,不同木纹的对比。使得整件红木制品在色彩上、装饰上有很大的改善。

三、红木与名贵石材的嵌合。在红木家具中名贵石材种类多,有玉石、云石、大理石、绿松石、寿山石、土玛瑙、南阳石等等。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清代的红木家具和红木摆件中使用较多,这是与中华民族的石文化和文人雅士爱石、崇石、玩石的习性密不可分的。人们往往十分崇尚自然界的神来之笔,因此获得一块纹理优美独特的石材爱不释手,镶嵌于家具上以提高家居品味和档次。

四、金属在红木制品中的运用。红木制品的制作中使用金属历史十分悠久,而真正盛行用金属饰品来装饰主要在清朝晚期。红木制品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铜和银,虽然也有用金作装饰的,但其代价太高,故使用较少。铜饰件在红木制品中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保护端角或为了加固焦点;二是美化作用;三是出于安全和保管的需要,配以各种锁件,保持财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