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聆听】走心回忆,听老匠人讲述淄博的岁月故事...

舒缓的音乐,

老匠人的叙述,

把你慢慢带回那个年代久远的岁月……

那段不仅是学艺,

更是修身的青年时代……

似乎一直有个怪圈,对于热爱旅行的人尤为明显:越是相距近的地方,越是鲜少踏足,最吸引人的,总是远方。于是,作为一个山东淄博人,别人问起淄博有什么好吃好玩儿的,总是一问三不知,每每被鄙视的很。 所以啊,周村古商城早就名声在外,可长到20多岁,我才实实在在的第一回来一探究竟。

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作为明清时期北方的重要城镇,周村繁盛热闹,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周村古商城坐落于周村城区西部,是古老的商业中心所在地,它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除了饱经风雨的古建筑,周村古商城里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形形色色的过去的传统技艺。 像是沿自清朝的剃头挑子,你也许并不了解这是什么,却总会知道“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俗语。

在清朝辫子时期,剃头匠们把全部的剃头用具都挑在扁担的两头,走街串巷,上门服务。

剃头挑子上的东西,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剃头梳辫的工具,即剃刀、梳子,篦子。二是辅助用具,如水盆、烧水的火罐,供顾客坐的凳子及围在他们身上的手巾和布单、收拾碎头发的笸箩等等。

还有一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即由一钳形钢片和铁棍组成的“唤头”,剃头匠通过鸣“唤头”发出的“当啷——”声来招揽生意,而不是像一些买卖那样靠用嘴吆喝。

也正是因为剃头挑子的两头一热一凉,后来有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俗语,来形容一方的一厢情愿。

后来啊,民国后辫子被剪,再然后随着近几十年理发技术和工具的普及,剃头挑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成了改革开放后消失的十大职业之一。

芯子、刻瓷、锦灰堆——那些传承至今的艺术

除了剃头挑子这种旧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艺,周村古商城里,还有多种传承至今的艺术形式。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名声在外的周村芯子。周村芯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为庆祝泰山奶奶的生辰而作。后来,周村人把芯子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搬到了元宵节来展玩,成为周村元宵节的一大特点。

周村历来多扮演“双人芯子”,是用一根钢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紧贴着下面一人的身躯通过,再从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边扮演者的腿、腰背部。演员通常是4一5岁的儿童,装扮成各种人物,固定在铁芯上呈现惊险优美的造型。《天仙配》《昭君出塞》等,都是常见的芯子剧情。

刻瓷,也是我在周村古商城第一回见到的艺术形式。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

现存最早的刻瓷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同治至光绪年间,北京的书画家邓石如、华法在瓷器上自写自画自刻,促进了刻瓷的发展。 如今周村大街上,王伦明和杨爱芹的刻瓷店里,可以近距离欣赏这种工艺复杂的艺术。

周村大街上另一种与书画相关的艺术,便是锦灰堆了。 始于明代,最早出现在鼻烟壶上,锦灰堆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方式。

现居周村的耿学知老师,是锦灰堆艺术的第四代传承人,自10几年前跟从父亲耿玉洲学习锦灰堆。而耿玉洲老先生,是新中国建立后,锦灰堆艺术的第一位传人。

在周村古商城,旁观琉璃的诞生

说起淄博,许多人都惊呼,瓷器给力。可是,周村古商城里的琉璃,来源更为悠远。

琉璃制品最早发现于西周,唐朝开始兴盛。清朝时会在琉璃上精雕细琢,作为皇宫陈设,或者友邦馈赠,价值连城。而这些珍品,便是由淄博博山的各琉璃炉制造供应。

博山琉璃制造工艺不断发展,主要包括大炉技术、圆炉技术和米珠炉技术等。雕琢精细,工艺繁杂,已令国内外同行们望其项背。 在周村大街上,开设了好几家琉璃店,不仅售卖鲜艳优质的琉璃制品,还能有幸参观,琉璃的制作工艺。

独属于吃货的民间手工艺

逛吃逛吃周村古商城,怎么能没有好吃的呢。 大街上的糖画摊儿,是小朋友们最爱的地方。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听起来简单,但是精髓就在熬糖至拉丝后,所浇铸的造型。

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 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常见的造型有小说戏剧人物、小动物等,当然啦,也可以定制你想要的造型。

行走在周村古商城,古朴的建筑林立,每走几步便是古老的技艺。 许是手工艺,许是书画艺术,也许是美食好吃的。仔细品味他们的背后,都是周村乃至全国的历史变迁。

在这些古老的技艺中,仿佛进行了一场时空穿越。那些过去的事,虽未经历过,此刻却仿佛感同身受。

来源:头条号/胖丁走天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