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文山 微信号:wstvmtkd ———新闻速递 | 海量视频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守土卫国战争中,位于中越边境的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时常遭到敌方的炮弹袭击。一些边民因此受到伤害,铜塔村委会马嘿村小组的潘云安、潘文发和上铜塔村小组的邓庭远就是在家中劳作时,分别被敌方炮弹爆炸的弹片击中受伤,时至今日,弹片还一直藏匿在身。

几十年来,他们饱受病痛折磨,好在近日他们得到了来自上海的医生的帮助。

10月13日,从上海远赴麻栗坡的上海第八人民医院专家组一行亲自主刀,免费为三位村民取出藏匿在身体里30余年的弹片。

画面中正在麻栗坡县人民医院看三位边民影像资料的几位专家,就是来自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外科主任秦贤举,异物外科主任邢光富,外科主任医师钱鹤翔,他们跟随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考察团一行,到麻栗坡为因战伤残的人员进行取弹片手术,在手术前一天,几位专家对手术进行了会诊,并对取出弹片的位置做了精确的分析。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异物外科主任 邢光富:“那些弹片时间比较长,一个是三十二年,还有一个是三十四年,这些病人时间长了以后,弹片在体内产生黏连,黏连以后周围血管神经也受影响,所以他产生疼痛,给日常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正如专家所说,因为弹片残留时间较长,这三十多年来,几位边民饱受折磨。

麻栗坡县猛硐乡铜塔村委会马嘿村村民 潘云安:“有影响,会麻,晚上动都动不了。”

麻栗坡县猛硐乡铜塔村委会上铜塔村村民 邓庭远:“这些都全部是麻的,摸起来都没有感觉,天气一变这只手麻,疼得很,难过得很。”

弹片藏匿最多的是60岁的邓庭远,专家从他的影像资料中看到,仅右手手掌就有13颗弹片残留物,专家根据弹片藏匿位置,决定先取出对身体影响最大的六颗。潘云安和邓庭远均60岁,他们身上的弹片藏匿身体已经有34年,而45岁的潘文发弹片藏匿身体也已经32年。

麻栗坡县猛硐乡铜塔村委会上铜塔村村民 邓庭远:“如果取出来就好了,感谢那些专家。”

麻栗坡县猛硐乡铜塔村委会马嘿村村民 潘云安:“帮我们取弹片我们还是高兴的。”

手术中,专家们全神贯注,技术娴熟,十分钟就将潘云安的弹片取出。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异物外科主任 邢光富:“刚才取了这三颗弹片,有两颗与血管神经有黏连,所以它引起疼痛,他的手上的肌肉已经萎缩了,所以这些弹片给他取出来之后,肌肉也不会萎缩了,血管也通了,不会黏连,不受影响了,神经松解他就没有疼痛了。”

手术共为三位边民取出11颗弹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手术三位专家带来的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微创手术,创口小,三位边民的身体将很快就能恢复。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 秦贤举:“手术还是很顺利的,因为我们这次是做的微创手术,技术在国内也是领先的,所以身体应该很快可以恢复健康,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还可以随时跟当地的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尽我们的可能解决这方面病人身体上的痛苦。”

2018年12月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视听文山》网站、APP和微信将同步开设

“改革开放40周年”栏目和“我身边的故事”栏目

现面向文山人或在文山生活的人

征集自己或身边的好故事

征集形式:图片、文字、故事、视频等

征集内容:充分运用上述素材,整理成个人或身边的小故事,反映40年的大变化

征集时间:自即日起

投稿渠道:《视听文山》网站、APP爆料平台

您可以识别以下二维码

添加《视听文山》APP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视听文山APP

麻栗坡台:韦红梅 胡伟

编辑:王云霞 满鑫

制作:农锦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