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秦廷富/图)

新近听到两个初生牛犊的故事,感觉耳目一新,还是后生可畏!

一个故事的主角是高中生。高中生家里的网络经常掉线,在半年多时间里,家长屡次向网络公司报修与投诉,维修人员来来去去,总是抱怨客观原因,比如说当初楼房建设网线布设有问题等,故障始终没法彻底化解,家里上网的老少都曾为此焦躁。

正当家长仍在冥思苦想,辗转寻找网络公司可有熟人帮忙的时候,有个周末夜晚,网络公司突然主动致电联系并派遣技术人员星夜上门全面检测维护,将楼上楼下的网线接口重新调试安装,还推荐更换了新一代无线WiFi产品。全部维修完成,技术人员告别之前,特地交代要记得在投诉平台上给予他们公司回复处理好评。

原来是家里的这名高中生,在国家工信部的网络平台上进行了用户投诉。网络公司接到上面层层转达下来的投诉件,公司主管着急起来,要求技术部门当天夜里必须解决问题,这样才有了开头的喜剧。

另一个是大学生的故事。大学生暑假前报名参加一个课外艺术培训班,准备在新学期跟慕名已久的F老师学琴。暑假结束,大学生回校,要去参加培训时,却发觉F老师已经辞职离开,当即要求退学退费,对方却以公司规定为由不允,培训公司老板也躲避不见。

大学生找到大学里面的调解委员会,他们说只受理学生之间的纠纷调解。大学生随后通过网络,向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正式受理立案第二天,培训公司老板就主动打电话过来,同意大学生即时办理退费。

传统教育都说,和为贵。日常遇到问题,以国人的习惯思维,解决方式大多是先找找看有没有熟人帮忙沟通一下。上述两个90后却不一样,选择拍案而起,选择对簿公堂。聆听了他们的故事之后,我暗暗思忖,若是换成60后、70后,感觉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代沟还是显而易见的。

有花堪折直须折,惜取少年当狂时。敬佩之余,亦有感慨。

其一是,网络公司虽说用户至上,但是故障的最后解决,仍然要靠上面发话,还是“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如果高中生不是直接投诉到国家工信部,并不复杂问题的化解可能仍然遥遥无期。个中既是苦了老实人,更是辛苦上头人。

其二是法治文化。都说要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大学生少年当狂,可为那区区千多元的学琴费对簿公堂,事儿虽小理却不小,假若人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对于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是件大好事吧。

(作者为广东中山退休人员)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