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在后台收到留言,有逼我们推荐书单的,逼我们推荐电影的,有要帮我们涨粉的,还有问我们借钱的,把我们当做他的草稿箱记日记的……

昨天我看到了一条留言。

12点一过,这位朋友先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在?

当然事实上这位朋友并没有打出这个问号,you know,网上社交的潜规则是可以省略标点符号的。

可惜当时我没上线,否则真的很想回一句 :在呢!

当然这位朋友也没有轻易放弃,接着抛出了问题,“想问下小编”……

快打住!看到“小编”这两个字我差点关手机睡觉!全天下所有的小编都非常讨厌别人叫自己小编!understand?

但我还算是有点耐心的,况且这位同学后面的话也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有适合生日当天阅读的书籍吗?求推荐!”

生  日  当  天  阅  读  书  籍这几个关键词立刻在我脑中幻化成了匡衡凿壁偷光、孙敬悬梁刺股、李密牛角挂书的画面。

生日当天不应该和朋友一起通宵喝酒吗?不在家里拆礼物吗?不发短信问朋友要祝福吗?

朋友!你清新脱俗,是个好苗子啊!

我要为你写一篇文章,隆重介绍一下“生日当天可以阅读的书”!

为了防止你拿“读过了”当做借口偷懒,今天推荐的私房书单秉着“保证你没读过,就算读过了也应该再读一遍”的原则。让我们像这位同学一样,把生日变成读书日吧!

1

生日当天大概就是“孤独 or 热闹”的不断循环。没收到祝福的时候,就是孤独,因为今天对大家而言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天;但是收到朋友祝福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我是大王的错觉。

另外,长大一岁就预示着会更孤独一些。但是你要相信,在体验孤独这件事上,你从来不是一个人!

《孤独的城市》的作者奥利维娅  · 莱恩就非常孤独地在纽约“纽漂”着,遭到爱人的抛弃,在异乡街头,她开始思索孤独的本质,她把爱德华 · 霍珀、安迪 · 沃霍尔、亨利 · 达戈、大卫 · 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浑然天成地编织在一起,深入地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呈现出孤独的全貌。

人生孤独之时,十有六七。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送给大家一句:孤独了,烦心了,家中常备《孤独的城市》。

2

我猜,这位同学是一位女同学,于是就加了这本女性必读之书:《醒来的女性》。这本书第一次在美国出版之时,正值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发现。但结合时代发展来看,书中描述的情况仍在真实地发生着。

年轻的我们都会像书中的女主角米拉一样,热爱真理和自由,相信诗和远方,但你永远不知道在哪一天,你会发现身为女性所遭遇的不公平:回家回得晚了,别人认为你私生活乱;和陌生人跳个舞,就被人当成了荡妇,人生的光明大道只有一条:找个好人嫁了吧。

等到真的结婚了,你会发现生活会从浪漫小资电影变成家庭伦理剧,而且你可能毫无反抗能力。不排除有人会一生幸运,过着童话般的生活;但大部分女性最真实的生活就是如此。

只有你清醒、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才能拼尽全力去挣脱它们。

3

我们以为爱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投入全身心的感情就好了,如果这一段爱情失败了,那就是遇人不淑,谈了一个,又谈一个,子子孙孙无穷匮,请问这是发扬愚公精神吗?

但是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太难得了!因为它不是运气,也不是可以等来的,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如果不努力健全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真正的爱,是需要你掌握的一种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是一门艺术,是人格的展现。要掌握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4

刚刚谈了“爱”,接下来当然该谈谈“性”了,嘿嘿嘿……

都这么大年纪了,让我们成熟点,没必要谈性色变。“性”是关乎人类生命的事情,我们对此感兴趣也是非常正常的。

大学老师列的书单里有一本《性经验史》,男生火速找来看,女生当时还不太懂为什么,但是过了几年,变成女生主动买回来看,但是结果都是大家都大失所望。因为这本书与“性经验”没有关系,讲的是“权力机制”。

而今天推荐的这本《我在现场》会比《性经验史》更加接地气。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荣誉所长潘绥铭,还有部分毕业生。他们花了十多年来进行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调查了“小姐”“同志”“截瘫者”等社会边缘群体的性爱状况和真实的情感,也许会改变你对性的认识。

5

人们知道卡夫卡、普鲁斯特,也知道乔伊斯,但似乎忽略了罗伯特 · 穆齐尔。杜拉斯说过:“我很喜欢普鲁斯特,但我更喜欢穆齐尔。”

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没有个性的人》就像一盆冷水,请在最浮躁的时候阅读,它可以帮你迎接正常的、无趣的生活!

在穆齐尔看来,人们思想与精神之间的差别是绝对不容抹杀的,人们的理想不应该单一化,激情也不应该浪费在逐利和享受中,人们应该丰富地活着,要和精神上的空洞作斗争;这些可以统称为“个性”,这也是穆齐尔最在乎的东西。

《没有个性的人》中的主人公乌尔里希就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当成最重要的事情,而是把物质看作宇宙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

而这本小说的阅读难度可能并不在于小说的写法,而在于天蝎座的穆齐尔真的太爱思考而且太擅长讽刺了。

最近过生日的朋友,请拿走这份私房书单,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 to you!真好~

最后,为了表示我没做广告,只能加一句话以示清白:请以上出版商看到文章,速速给我打钱来!

编辑 = 洋野

动图来源 =  网络

封面来源 = 《无耻混蛋》

投稿/合作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