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对于徐州睢宁80后小伙儿王帮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说自己的儿时希望能救死扶伤的梦圆了,他也是今年徐州市第6例捐献者。

早晨8点,徐医附院21楼单核细胞采集室内,王帮躺在洁白的病床上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在他的床头,摆放着一株旺盛的常春藤小盆栽,上面贴着一行暖心的字“加油弟弟”,这是他特意挑选送给受捐者的小礼物,旁边放着一封手写的信——“这有着顽强生命的常春藤送给你,记住这段难忘的旅程,像常春藤一样顽强,好好地活下去!”

捐献的前一天,8月13日是王帮32岁生日。这一晚,他激动得彻夜难眠,亲手写下一封几千字的长信,回顾了自己过往的心路和捐献前的所有准备。

家住睢宁县睢河社区光华村,王帮的名字和他的为人一样,爱帮人,这也是父亲留给他的谆谆教诲。

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王帮有一副热血助人的好心肠。外出打工帮助工友,在家帮助兄弟姊妹,听说献血可以帮助别人挽救生命,2012年开始无偿献血,他已经献血10次,献血量达到2000毫升。

2018年4月,在一次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王帮说,用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这是每一位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那一天起,他便盼望着配型成功的好消息。平时,他还是睢宁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骨干,常忙里抽闲地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4月15日,王帮接到初配通知,他与一名26岁男性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捐献。“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当时,王帮的爱人还有不到3个月就要临盆,担心捐献时间与分娩时间冲突,又怕他的影响健康,顾虑重重。王帮耐心地劝说妻子,妻子深知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是一定要做的,最终被丈夫打动了,同意捐献。母亲担心他的健康,王帮不厌其烦地向母亲解释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没有区别,身边许多已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们都说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

看到母亲有所松动,王帮说,从小您一直教育我们,帮助别人多做好事,就是积德行善,现在有一个远方的弟弟患有白血病,只比我小5岁,我献一次血就可以挽救他的生命,这也是他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母亲知道实情后说:“能够救人一命,妈支持你!”接下来的高配、体检都非常顺利。王帮一直牵挂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多次打电话联系睢宁县红十字会询问情况,希望尽快完成捐献,得知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心里很替他高兴。

8月9日,办完孩子满月酒的第二天,王帮入住徐医附院等待采集,他也在医院度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生日,在连续5天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后,他迎来了8月14日上午的正式采集,成为徐州第83例、江苏省第763例、全国8733例捐献者。当天上午,市红十字会为王帮颁发红十字博爱奖章和荣誉证书。

“善良的人一定走到哪都是善良的,我要向您学习,成为一位又勇敢又善良的人。感谢您,给了我哥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们家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患者妹妹的信真情流露。当天下午,王帮捐献的这份“生命的种子”被紧急送往河南某医院,输入至那位男性白血病患者体内,为另一个生命和家庭带来生的希望。

(来源:今日徐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