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审议通过!洋紫荆C位出道,30年来,柳州是如何变成花园的?

今日上午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18年柳州市“市树、市花”评选结果有关事项》,市树为小叶榕、市花为洋紫荆。据悉,下一步,评选结果还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才能正式定论。

2010年柳州市确定小叶榕和柳树为市树,杜鹃花和三角梅为市花。近年来,随着柳州市花园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洋紫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洋紫荆花海景观成为柳州新的城市名片,社会上要求重新评选“市树、市花”的呼声不断。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40号提案,建议对“市树、市花”进行重新评选;市委督查室将此列为重要提案交由市园林局牵头办理。

今年7月,市政府印发了《2018年柳州市“市树、市花”评选工作方案》(柳政办(2018)13号),按照“品种初评、民意调查、市民投票、专家评审、政府审定、人大审议”6个步骤组织开展评选,目前已完成品种初评、民意调查、市民投票、专家评审、政府审定5 个步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在市民投票环节,我市开通了纸质和网络投票,全市设50个投票点发放纸质选票201万张,市民通过柳州1号等APP平台及柳州园林局官方微博、电话、邮箱等进行了投票。

经统计,市树得票第一为小叶榕106238票、占49.9%,第二为桂花53323票,占25.05%;市花得票第一为洋紫荆143969票、占68%,第二为三角梅43379票,占20.49%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专家评审环节,根据市民投票结果,市园林局组织召开了市民投票情况专家通报会,14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热心市民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通报了市民投票情况,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及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是:13人选择树一花,即拟选市树小叶榕和拟选市花洋紫荆;1人选择兄弟树姐妹花,即拟选市树小叶榕和桂花,拟选市花洋紫荆和杜鹃。

9月26日,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对2018 年柳州市“市树、市花”评选结果进行了审议,市树为小叶榕,市花为洋紫荆。

接下来,评选结果将提交人大审定。

新一轮市花、市树评选引起热议。但也不得不提的是我市30年前第一次评选出来的市花、市树:小叶榕与月季

1998年月季当选市花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我国许多城市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人们对城市绿化有了更多的要求。于是,我国许多城市都掀起了评选市树、市花的热潮。市树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园林景观特色,而且显示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柳州的市树市花是经过群众投票、专家论证,由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的。

月季(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廖合村)

1988年,经市民及有关专家评选,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小叶榕、月季成为我市的第一任市树、市花。

其中,月季是原产自我国的一种花卉,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品种多样、花色艳丽、开花时间长,到了现在,月季也是居家植物、公园绿化的热门品种。而小叶榕则是我市的代表性乡土树种,在我市市区、县域,有大量的小叶榕古树,当选市树是众望所归。

月季(东风柳汽原二基地)

那时的柳州,因为工业发展陷入了酸雨困境,石山变成灰白色,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的月季,用其妖娆的身姿给市区绿化带来了一抹斑斓而靓丽的色彩。

2010年杜鹃和三角梅当选市花

从1988年评选市树市花开始,我市掀起了绿化植树美化城市的热潮。“百万人种百万株树”“家园绿美”“绿满龙城”……当年的蜡烛山、马鹿山、银山等山体都不同程度患上“白头”症状,在全体市民年复一年的植树改造下、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的环境整治下,酸雨消失无踪,石山上铺满绿色,城市渐渐变成了绿色。

而月季作为市花,也遇到了尴尬——柳州市区的小气候对月季来说,太热了。

月季是温带花卉,在长江流域长势良好。如果夏季太热、冬季不够冷、管护不够精细,月季就会产生病害,并逐渐退化。根据市园林局专家回忆,当时月季在市区内的表现不好、植株退化严重、推广困难。究其原因,一是月季品种容易变异,较长时间在同一地种植生长,受土壤、废气的影响,由原来的花鲜而变淡、花朵由大变小;二是月季原属温带植物,多数品种特别是优良品种的繁殖、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在柳州难以抵抗夏季高温天气;三是月季的病虫害较多,一旦受侵害,很难恢复生长。

杜鹃(融水县安太乡元宝村)通讯员 石家彬/摄

因为月季在我市的表现确实不好,社会上重选市花的呼声很高,2009年4月,市委、市政府正式要求市园林局重新评选市树市花。

市花的评选有几个原则。首要条件是生态功能,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应我市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栽培容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注重景观效果,有观赏价值。市树要常绿、树姿优美、枝繁叶茂;市花要花大色艳、繁花似锦、观赏期长。三是注重人文内涵。

三角梅(人民广场)

2010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了新市树市花。分别是兄弟树(柳树和小叶榕)和姐妹花(杜鹃和三角梅)。

2018年洋紫荆成为呼声最高的市花候选

城市绿化生态对于生活其中的市民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新鲜的、经过绿色植物净化的空气,干净的街道,生机勃勃的色彩,休闲娱乐的场所……从1988年到2018年的三十年,是柳州城市绿化飞速发展的三十年。

三十年前,柳州人想的是多种树,改善生态环境;三十年后,人们想的是怎么种树才能让城市变得更美丽。这三十年来,柳州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空地都被绿色填满,市委市政府为了给市民送上“绿化大餐”,甚至把马鹿山公园旁边的两块商业用地打造成了宽阔的大草坪。不断新建的街头公园、街头绿地点缀了市区;不断扩大的公园面积给市民带来更多新奇的休闲娱乐体验;石山复绿,碧水与蓝天常伴左右。柳州,已经变得不一样。

紫荆花

从1988年到2010年,特别是2012年我市启动“花园城市”建设以后,城市风貌、绿化取得了极大发展,园林植物新种类不断引进,品种不断丰富,其中不乏生长特性优良,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好品种,这些植物品种中最令人惊喜的,就是洋紫荆。

在1988年的市花推荐中,洋紫荆也在名单中。但当时洋紫荆在我市并没有大规模种植,只是在少部分地点有零星种植,并不成规模。洋紫荆仅进了“第一轮”推荐,在“第二轮”评选中就落败了。

2009年底开始的市花改选投票,共收回10万多张市民填写的选票。市花方面,杜鹃排第一,得票4万多张占39.15%;三角梅排第三,得票1.2万张占11.32%;洋紫荆排第五,得票1.1万张占10.32%。随后召开的18位专家投票,杜鹃得12票,洋紫荆与三角梅各3票。对比洋紫荆,杜鹃和三角梅因为是灌木、能盆栽等优点胜出。

2018年,“花园城市”1.0版完美收官,“花园城市”2.0版进入收官之年,全市洋紫荆(宫粉羊蹄甲)的保有量达到27万株,在我国这么多城市里也是“独一份”。巨大的保有量、震撼的开花效果、独特的景观、越来越热的关注度,洋紫荆已然成为柳州的“城市名片”,成为这个工业城市里独特的“景观名片”,成为三十年来柳州人绿化植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名片”。

来源:记者 侯静文 陆晓艺、柳州1号app

市委宣传部主管 柳州日报社主办

柳州发布 ID:gxlzrb

柳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      辑:刘壮实(见习)

校      对:陈海军

责任审核:计武俊

欢迎关注我们,与小编互动

报料、投稿、合作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合作洽谈电话:13633080001(微信)

微信领奖、咨询等请联系:15877281117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