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他曾经是个日进斗金的金矿老板,有着令人羡慕的前途,然而面对这一切,他却毅然选择放弃,回到了农村创业,走上了一条艰难之路——他就是锦洋生态葡萄园的园主张党会。今天我让我们走近张党会,来了解一下他的传奇人生。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1.做个有情怀的农民

张党会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的玉蝉镇龙家寨村,2012年,由于村子里的道路年久失修,每当下雨泥泞难走,群众代表知道张党会为人热情仗义,就找到了他,想把村南的150亩地流转给他,希望他能给村里修路、带领大伙致富,他听后动心了。

龙家寨村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承载了他很多情感和梦想,见证了他的成长和奋斗。“我一直有一个农夫梦,我是农民的后代,我向往拥有自己的田园,过着日出而作而落而息的生活,一家人和睦相处,简单自然。”

龙家寨村是古河道,老人都叫这里腊家滩。位于秦岭山脚下,四季冷暖干湿分明,自然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病虫害少,一直以来都是葡萄的优生区。于是2012年,张党会从村里流转了150亩地,开始种葡萄。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打造绿色生态葡萄园

张党会在生意场上纵横多年,吃过的山珍海味不计其数,但他明白,现在的人需要的是健康、营养、安全的农产品,需要的是远离城市的喧嚣之后的那份淡然。

从2012年回乡创业,他坚持原生态葡萄的种植理念,一是首先要控制产量提高品质,不用化肥和中高毒农药、不用膨大剂,采取自然膨果,走精品葡萄、绿色生态葡萄之路;二是打造绿色生态观光葡萄园,让人来了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享受最淳朴的乡村生活,走乡村旅游之道。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3.困难远比想象的多得多

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张党会虽然出身农村,但对于种葡萄他并没有多少经验,尤其是不用化肥、中高毒农药和膨大剂的。

第一年,土地流转费用、硬化道路、平地、建园、修建水利设施,一下子就投入了近200万,亲戚朋友都劝他说农业就是和老天爷打交道,你还是悠着点。但张党会偏不信这个邪,生意我都能做的那么好,难道种地还能把我难住?

“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种葡萄就要像个农民的样子。自从种起了葡萄,张党会酒也不喝了、烟也不抽了,整天呆在地里,时常向专家、学者和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问题,通过持续的观察、实践一点点积累经验。他说:“只有当你真正零距离接触土地,你才能真正了解土地。”

第二年,葡萄可以零星挂果,但他并没有急于收回成本,而是选择了不让葡萄树挂果,让它充分吸收养分,自我生长。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第三年,因为连续3年的大量使用有机肥,葡萄出现了喜人的长势,一亩地可挂果1200斤左右,果子吃到嘴里一股香甜的味道,后味还带着淡淡的玫瑰香。被深圳百果园公司看中,以7.8元/斤的价格收购,这也给了老张巨大的鼓舞,虽然前期投资比较大,收益慢,但看来生态葡萄的这条路是可行的。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终于熬到了2017年,葡萄到了盛果期,品质非常好,经上海素食平台做的第三方SGS鉴定,全部符合欧盟认证标准。可现实又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坚持原生态种植,不用膨大剂、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他的葡萄果粒大小不一,出现了好吃不好看的状况。在西安、上海等高端市场,受到了冷遇。老张犯难了,这几年他已经连续投入了近400万,为的不就是让人们吃上健康安全的好葡萄吗?可为什么人们却往往只看葡萄的外表而忽视食物的内在呢?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考虑再三,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但灾难却没有轻易放过这个坚强的汉子,2018年4月7日,一场倒春寒席卷了北方大地,多地经济作物产区均受到影响,老张的葡萄园也未能在这次极端气候中幸免,150亩的葡萄园几乎绝收。

这次老张犹豫了,他反问自己我想做一个中国的木村秋则难道有错吗?这些年,妻子跟着自己放弃富有、舒适的生活,整天在地里劳累,他对得起她吗?黄昏里,他远眺着巍峨的秦岭山,落下了泪,他想起了姐姐的话,不就是赔几百万吗?咱不干了,来西安,随便做个生意都比干农业强。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但思前想后,他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在那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为了提高果子的商品性,他遍访名师,结合中医农业的理念,把葡萄的商品性和口感的结合了起来。2019年,他的生态葡萄园有机质检测达到了1.8,葡萄果形明显比2018年好了很多,成为了大农圈平台的示范基地,

目前户太八号的甜度已经达到了20度左右,一部分果子,已经被提前订购,阳光玫瑰长势也不错,葡萄形势一片喜人。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腰缠万贯的金矿老板到负债的葡萄园主,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采访中,我们遇到了几位专程从西安开车来的朋友,他们告诉我自己吃的葡萄一直是锦洋葡萄园的,就是因为这里的葡萄坚持不沾药、用的都是有机肥,能坚持初心。

采访的最后,张党会告诉我,这几年投身农业,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心变得越来越纯净,朋友们都戏称他“傻子”,他说他喜欢这个称呼,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辈子我注定就是个种葡萄的农民,但我想做个有情怀的农民,用我的理念影响到更多的人,让大家都吃到健康、安全、有营养的农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