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会已过去一月有余

重大项目不断地落地生根

其实,今年5月份的“西洽会”上

两江新区共成功签约的59个项目

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呢

江小妹打探到,“西洽会”期间

首个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项目落户

如今,该项目已升级为2.0版本

并将于本月中旬在保税港区上线呢

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

5月25日,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落户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该项目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接单、审单等过程由“智能报关员”系统替代传统人力,相关企业通关成本可节约50%左右。

现在

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服务

已升级为2.0版本

将于本月中旬在重庆保税港区上线

其服务性较1.0版本有较大提升

企业通关数据处理时效将

再提升10%左右

通关成本较传统报关降低75%

最快不超2分钟

过去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

重庆保税港区进出货品都需进行报关

报关的各个环节基本都是采取人工方式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几个关键环节还容易出错

正常的进出口申报流程

01

接单

02

制单

03

审单

04

申报

05

现场办理

企业一般要准备5页以上的申报材料,内容繁杂,所提供的材料类型、格式甚至语言各有不同。一个业务相对熟练的报关员,也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时间完成。

“智能化”操作

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项目利用“智能化”操作,自动识别材料,制成报关单,自动比对数据,其各项信息则自动归类且入位,最后在资深专业报关员的操作下进行申报和现场操作。数据处理全过程最快整个过程不超过2分钟。

利用“智能化”操作

不仅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还有效降低了错误率

提升了现有报关数据处理效率

集多项智能化技术

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的技术,使用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视觉识别、深度学习、语义分析等技术,将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并运用到进出口单证处理上。

江小妹了解到,这里不仅有先进的技术,更有专业和资深的业务服务和操作人员,为企业客户解决暂时技术所无法达到的服务领域,如关检现场、仓储物流等。

此次升级2.0版本主要是为了适应关检合并,系统数据库有所更新,性能较以前也有提升。自服务上线以来已在重庆为企业完成通关近3000单。下一步将继续拓宽业务,针对保税货物的金关二期报关系统也将在今年11月底之前上线,用作辅助。

“保税+”产业集群

智能外贸单证处理中心项

重庆保税港区探索

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具体实践

依托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及中新示范项目等重要平台,未来重庆保税港区将继续坚持大数据智能化驱动,引领智能制造、智能通关、智能物流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水港+空港”一区双核的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于200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目前,保税港区立体口岸枢纽逐渐成型,现已成为内陆地区拥有特色口岸最多的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正着力打造“保税+”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新兴服务贸易业态,并成为新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点。这对推动重庆地区进出口商品贸易快速发展,助推两江新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保税+跨境电商”

仅今年上半年,保税港区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3.12亿元,同比增长约97%,占比全市总量的近60%,位列全市各版块第一。

随着近年来跨境电商巨头的陆续入驻,保税港区已成功引进包括阿里巴巴菜鸟、唯品会在内的国内32家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保税+跨境电商”模式吸引力逐步彰显,以跨境电商“巨头”为主引擎,带动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将进一步稳固。

“保税+总部经济”

贸易便利化模式吸引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新引入世界500强新加坡托克集团、百安居、安通控股、北大荒等区域总部。

“保税+整车进口”

目前已引入22家整车进口企业入驻,2017年全年保税港区企业总共完成整车进口1264辆,进口货值8410.7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

其中,经中欧班列(重庆)从重庆口岸完成进口清关的比重超过40%。而这,仅仅是重庆保税港区借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掘金“开放红利”的一个缩影。

“保税+总部贸易及转口贸易”

保税港区成功引进北晨联农和深圳嘉雯等10家总部贸易企业落户,累计实现贸易额116.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能投集团的咖啡豆转口贸易业务也已落户保税港区。

“保税+飞机租赁”

保税港区助推春秋航空2架飞机以保税租赁的方式落地,实现“零突破”。

“保税+现代物流”

目前,保税港区立体口岸枢纽逐渐成型,现已成为内陆地区拥有特色口岸最多的保税港区。

截至目前,保税港区已全面完成空港功能区2平方公里国际商贸物流园招商布局,引进澳大利亚嘉民、美国安博、新加坡普洛斯、丰树以及阿里巴巴菜鸟等6个物流地产项目,3个综合性第三方物流项目和自营物流项目,以及生鲜、食品冷链、医药冷链等特色项目,已建成仓储面积约50万平方米。

保税港区保税仓储间

2017年全年,空港国际商贸物流园实现营业收入规模约46亿元,带动周边省市企业实现营收约50亿元。预计今年底将建成120万平方米仓储物流设施,全面运营后将实现年营业额约100亿元。

未来,保税港区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江北国际机场、铁路东环线及绕城高速等交通优势,机场口岸和保税港区的功能政策优势以及两江新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支撑,通过努力构建“物流+贸易+电商+金融”的全新服务模式,打造以水运、航空、铁路、公路多式联运为核心、知名物流平台为主体、专业市场和区域细分市场为特色的网内网外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物流贸易基地。

今年上半年,保税港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约284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工业增加值约20亿元,同比增长约58%;实现进出口总额约443亿元,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名列前三;带动实现监管通关货物货值110.6亿美元,约占重庆海关同期总量的44%。

到2020年,保税港区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5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年累计突破15亿美元。

总编:张黎 | 副总编:杜术林

主编:张科 |编辑:王迎迎

两江新区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