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家长桓妈的文章

点击上方“英国教育那些事儿”订阅

有一个测试,你最不愿意成为哪种人?

1、残疾人

2、没有自理能力的人。

3、心理不健全,有某种心理疾病

选3的人最多,看来大家都认为心理健康才是一生幸福的基石。

可在我的心理诊室里,这两年小患者却越来越多。他们家境优渥,父母高知,然而不知为什么,就是觉得不开心。甚至近年来报道中国青少年自杀的几率上升。

小的时候,买个新玩具,去趟游乐场、旅游,就能满足他们的乐趣。然而到了十岁以上,这些东西便不能再轻易满足他们了。他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能,却早早患上中年人才易得的焦虑症。

我们的童年,什么都不会,但是还很快乐。他们的童年,什么都懂,就是不快乐。

大环境使然,上海的孩子都很拼,很多小学生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钢琴八级,男孩子打的一手好球,女孩子跳的一台好舞。补习班里永远人满为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觉得这和抗挫折能力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单一,缺乏感知快乐的能力。除了学习各种技能,他们与大自然、社会、人际甚至家庭,都处于脱节状态。

身为心理医生,我理解孩子的焦虑和压力。因为我家小朋友到了小升初的年龄,学业压力突然增大,脾气也变的暴躁起来。家庭氛围也变得紧张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家长焦虑的心态对孩子的映射。

何况这两年,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孩子的学习俨然成了潮流的阵地,你方唱罢我登场。3D、编程、冰上运动、右脑开发、逻辑训练……

他们可能在学习、运动、演奏时很投入,一旦闲下来的时候,除了玩手机电脑,便不知道干什么。无聊,没意思,成为小孩子的口头禅。

在我看了《游戏力》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已经越来越不会玩了。我们在想办法让孩子多技傍身,让孩子过早参与竞争。而美国人在研究如何让孩子玩,游戏中焕发活力和勇气。

我决定多给孩子制造能让他尽情投入游戏的环境。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几次尝试都失败了。

大小游乐场、旅行,不能满足这个年龄孩子的深度需求。一来是这个年龄与父母已经有代沟,旅行易冲突,也玩不到一起去。二来是同龄人的行程很难安排在一起。除了在学校、培训班,很少有结伴长期玩在一起的同龄人。

经朋友介绍得知英国老牌户外夏令营。资历老,安全指数高,活动丰富。招生机构中英都有办公室。和招生负责人聊天,虽然素未谋面,但是她的专业、负责和对孩子的了解,让我觉得值得信任,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本以为孩子会非常喜欢, 但他却犹豫了。理由是一不想自己出国,二是暑期活动已经够多了,还有作业,为什么又给他增加“负担”?

天哪,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理解的暑期活动都是学习呢?

我跟他再三解释这个夏令营真的只是玩,没有考核、没有比较、没有竞争,他只要开心、玩的够疯就好。如果真是影响暑期作业,我来给老师解释。孩子才半信半疑地接受了。

自己出国的问题,我告诉他这也是对他独立能力的一种培养,说不定在飞机上就会和同去的孩子交上朋友。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结果因为台风问题,航班延误了。孩子又开始忧心了:假如我从英国回来时,航班也延误了该怎么办?如果和你失去了联系怎么办?

我觉得又好笑,又无奈。我告诉他,老师会帮你安排的。

等孩子真上飞机,我发现自己的心也被揪起来了。十个小时静不下心来做任何事情。

直到接到落地平安的电话,才放松下来。

每天通过老师的空间了解他的生活状态。他是一个慢热的小孩。最初的几天明显有点放不开,对环境和陌生小伙伴都保持着距离感。不过,看的出来,他的状态还是比较放松的。

夏令营里有许多高中生,他们对小朋友很热心,在团队活动时,大小朋友们必须一组。所以,对大孩子和小孩子的沟通能力、配合能力都是考验。

几天下来,孩子越来越放得开。他最喜欢的就是整蛊老师的游戏,在国内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对老师总是怕的,有距离的。做朋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经过这一次,他是彻底放开了。玩的特别疯,别管是水上运动还是丛林拓展,他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无比投入。给我打电话说,经常笑的肚子痛。刺激、疯狂、运动量大,但是很开心。

两周的时间里,孩子遵守我们的约定,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其它的时间第一次他很少再碰手机了。 其实我们的孩子并不是迷恋手机,而是第一时间过于碎片化,令他们不知干什么好;第二学业、竞争压力都大,游戏的世界更能找到自我。

两周后归来,孩子觉得还没玩够,我能感觉到他很开心,话也很多,整个人都是热情高涨的样子。

我觉得非常值得,这两周他不练琴,不做题,当一回只知道玩的开心小孩。这一年学习、考级、比赛的压力被完全释放了。再回归生活时,元气满满。孩子回来后对学英语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虽然回来后,有成堆的作业等着他,至少这个暑期他有了完全放松的两周,也算让我欣慰吧。

点击查看相关阅读:

名校考官支招:如何让你的英文写作脱颖而出?

为什么说考英国一流学校一定要学些欧洲人文常识?

留学案例

11岁女孩用“超能力”,3个月准备,打动3所英国牛校,包括排名前3的女中?!

好留学中介如大海捞针?3张资质验真身!

在采访了200位英国校长之后,终于摸到了最好用的择校套路!

别让孩子一面受30万精英教育,一面在寄宿家庭受30元的气

哪个留学妈妈,不是在穿着高跟鞋跑马拉松?

4门A*成绩考上剑桥,从学习方法到申请技巧她都分享了

留学生身价看跌,为什么还要去留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备考80天,考上两所英国Top15的寄宿女校,她是如何做到的?

留英才一年,女儿成功申请到中学奖学金。因“逃离”而走,没想到却加速超车!

比双语思维更重要的是收获这种能力,有了它,就拥有了职业生涯的金钥匙

这个「不务正业」的女生为什么成为英国招生官眼里的香饽饽?

祝点赞的朋友暑期快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