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果树下养鸡种药材 永德大雪山乡坚果大户日子甜

 

山路上,络绎不绝的村民正拉着自家的坚果往杨文柱家里赶,他们每年都把自家产的坚果就近卖给“大户”杨文柱。

“他家的房子最好认,三层小楼,欧式风格,在这个偏远山村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村民刘德源说,杨文柱给的价格最公道,6.6元一市斤,基本上是市场价了,省去了村民再拉到坚果公司的路费、人力。

43岁的杨文柱是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的坚果种植大户,从2002年开始种植澳洲坚果开始,已经有16年种植史,算得上是一个老“坚果通”了。“最初的时候不会种,嫁接也不熟练,好多果树推迟几年才结果。”杨文柱说,后来请教外国专家和当地农科站技术员,加上自己摸索,坚果种植越来越得心应手,现在连坚果苗培育也实现自给自足了,剩余的还向外发售。

“一株10元,照样门庭若市,几平方米的苗圃,一年能育一万株,光卖苗就可赚10万元。”杨文柱说,现在自己种的坚果已经扩展到100亩,林下还套种了魔芋,养起了“坚咖鸡”(当地一种在坚果林里生活的土鸡,不喂饲料,味道鲜美)。鸡和魔芋都不愁销路,有人找着上门来买,有多少买多少。家里住的这个三层小楼盖了60万元,在山下的集市上还有一栋三层楼正在建盖之中,已经封顶了,还自带两个门面。

“去年一市斤坚果卖到了8元以上,今年价格跌了1块多。还能接受,这价格波动算是正常的,我一年光卖坚果就有60多万元的收入了,差不多能起一栋三层楼房。”杨文柱说,在临沧开世界坚果大会对所有果农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商机和对外交流的机会,可以去看看外国的产品和我们的产品孰优孰劣。

“我想把村子里的路修得更好一些,还想开个农家乐,这样我的坚咖鸡就有稳定销路了,到时请你们来尝尝我们的土鸡滋味,肯定让人吃了还想来。”杨文柱笑着说。

在大雪山乡的坚果种植基地里,村民字东发正和同伴们在采摘成熟的澳洲坚果。他用一端安装了铁钩的竹竿连勾带敲,绿色的澳洲坚果雨一样落在树下。其他人则顺着树下搜寻,将落下的果子捡起来装在麻袋里。

字东发说,3年前,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到村里,他在自家的地里种植了40亩澳洲坚果。因树苗还小,他又在坚果林下套种了玉米,再给玉米除草、施肥,澳洲坚果也能跟着受益。“目前虽还不到挂果的时候,但是长势良好。今天我是到基地打工,赚钱的同时还能学一下别人的种果和林下养殖技术。”

和字东发一起打工的李二生是凤庆县人,他说,看到这里的人家靠种澳洲坚果富裕起来很羡慕。自己也毫不犹豫买了树苗,种植了七八亩。“这里很多人家年收入都破十万了,我技术学回去,一定也能致富。”李二生说。

永德县林业局副局长李向军介绍,全县从1991年开始引进种植澳洲坚果并获得成功,2002年开始规模化种植,以南汀河干流22万亩“百里坚果长廊”建设为重点,逐步建成大棕箐、大红山和帮控山3个万亩连片坚果种植示范园区和忙蚌、马鞍山、四方田等8个千亩连片坚果种植示范园区。2013年12月,永德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澳洲坚果之乡”称号。

记者了解到,目前永德全县共有9个乡镇、62个行政村、835个村民小组、49841户涉及发展种植澳洲坚果产业,坚果面积累计达50.34万亩。2016年,澳洲坚果挂果面积4.2891万亩,产量1115.77吨,产值4016.772万元。2017年,全县坚果面积已达50万亩。

下一步,永德县将进一步整合陡坡地治理、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采取林咖、林药、林材等套种模式,规划打造坚果+咖啡5万亩,坚果+中药材10万亩,坚果+珍贵用材10万亩,力争到2020年,25万亩套种的澳洲坚果基地亩均产值1万元以上。

此外,永德县还计划在南汀河流域重点实施完成高优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澳洲坚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澳洲坚果种植模式示范园区建设、澳洲坚果村庄建设、澳洲坚果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赵 岗   范春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