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能成良医吗?看看真正的医生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曾有一个中年患者,腰部酸软多年。后来听人介绍从某处买了一瓶蛇泡酒,瓶里泡着一条眼镜王蛇。他每天三餐前喝一盅,一年半载后,自我感觉良好。

于是逢人便说:毒性和药性成正比,眼镜王蛇毒性大,所以药性也大,治好了他多年不愈的顽疾。并到处以久病成良医自居,介绍别人买这种酒喝。

别人也真买了这种酒喝,不过不久就发现那泡的眼镜王蛇是塑料做的。告诉他后,他悄悄回家把瓶中眼镜王蛇拿出来看,也是塑料做的。

他顿时懵了,腰部立马又痛了起来。

久病能成良医吗?看看真正的医生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01

民间广泛有种说法,叫“久病成良医”。

大概是说病的时间长,吃的药多,对药性和病理了解较多,就变成很好的医生了。尤其是某些慢性病患者,长期与医生、药物和医药书籍打交道,病友之间也时常沟通交流,对自己的病症用药仿佛了然于胸,甚至对别人的疾病也能指点一二。于是就飘飘然有“良医”的感觉了。

可真的是良医吗?我看未必。

“久病成良医”这说法若真成立,医学生就不需要大学苦读5年8年,直接把相关疾病通通得一遭(注意不要得致死性疾病)。折腾个十来年后就开始上门诊,遇到大爷大妈口述病史时,医生们热泪盈眶,握住病人的手说:“同病相怜啊,这病我得过,不要怕,我晓得咋个治,我有经验!”

恐怕病人会撒腿就跑。

02

久病成良医”的说法源起何处?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久病能成良医吗?看看真正的医生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病人多次手臂骨折,就能知道医治骨折的方法,成为良医。

这个解释法,我觉得不对。

譬如,我一学骨科的同学曾试着将他养的实验羊的前腿打断了三次,又接好了三次。三次之后,他成了良医,接骨水平明显提高。羊却得了精神病,见人就撞。

所以,“三折肱,知为良医”,真实的含义可能是,三次骨折,三次接好。这个要么是自虐,要么是倒霉的病人终于知道三个接骨医生中,谁才是真正的好医生。

03

许多久病成才的“良医”从本质上说还是病人,不是医生。

久病能成良医吗?看看真正的医生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只是有一点是对的,久病之人更能体会患者的心声,更能痛病人之所痛,疾患者之所疾。

久病之人在某一个疾病方面能把自己的病痛发生过程阐述清楚,但并不懂其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久病之人能够知道某种疾病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需要用这些药物治疗;久病之人可以将疾病的某个点抓住,但把控不了疾病的全貌。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相同的两个患者,就像世界上没有任何指纹是相同的。

当久病之人用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套用在别人身上的时候,就像是把适合他自己的衣服,硬套在你的身体上,那是不合适的。

04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久病能成良医吗?看看真正的医生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看吧!如果自学,水平不够时,学文,只是考不上功名;学武,可能会害到别人;而学医,则很有可能让自己死翘翘。

现代医学,在一定智商基础上,是必须要经过正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

而传统医学,在超强哲学思维基础上,是要找师傅带的。

所以,单靠自己,久病,如何能成为良医?

门诊,一大爷(退休中学老师)落座未久,就成功从我问他病史转换为他向我介绍他自己给别人治病的经验。

我微笑,耐心地等。

直到大爷对自己高声赞叹:久病成良医呀!我立马站起,请大爷坐到我的位置上,让他帮我给其他病人看病。大爷见势不妙,连连摆手,称“使不得,使不得“,整个诊室一众人大笑。

看来,久病成不了良医呀!

(本文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