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华曙高科推出CAMS系列——目前全球最大打印幅面的尼龙高温增材制造解决方案HT1001P,让生产效率提升至接近100%,据南极熊了解,HT1001P今年内将在美国两家终端用户接受调试,并最终将为客户提供包含三个模块功能的一站式自动化生产线。11月,HT1001P即将亮相全球最大3D打印展会——德国法兰克福Formnext展。

  目前全球最大尼龙3D打印设备,是如何工作的?

  HT1001P是华曙高科推出的首款以CAMS(连续增材制造解决方案)理念设计的尼龙激光烧结设备,专为增材制造产业化量身定制,拥有1000mm x 500mm x 450mm的超大成型缸尺寸。

  STEP1装载—预热

  HT1001P配有成型缸转运装置,通过设备左侧的电动门与内部输送系统连接,缸体转运装置通过电磁锁与预热站吸合,从而精确定位并防止晃动。

  转运装置吸合后,打开转运装置成型缸限位锁,手动输送转入缸体至内部输送系统,内部输送系统自动将缸体运送至预热站预热位置进行预热处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待预热完成后再通过内部输送系统将成型缸运送至建造站的建造位置。

  STEP2 建造烧结

  成型缸到位后,建造包载入BuildStar操作系统,设备启动,建造开始。在建造过程中,粉末由上供粉系统输送,滚筒铺平,然后通过高效的数字化多激光/多振镜装置进行烧结。

  STEP3工件冷却

  建造完成后,成型缸转运至冷却站并在全惰性环境中进行冷却,从而有效控制氧化过程,确保工件质量。通过使用方便的控制面板,用户可以按个性化需求自主设定冷却环境,并能对转运装置进行控制。

  冷却完成后,设备右侧的防护门打开,通过转运装置抽出缸体,成型缸装入转运装置后,手动定位好缸体位置并锁定。

  STEP4工件清粉

  工件粉包在清粉站内可随着清粉过程控制缸体提升高度,清粉站配置了真空软管,用于逐步清除工件上的剩余粉末。清粉站采用全封闭设计,并设有前后手套孔,既方便多人操作,又能保持洁净的工作环境。

  清粉站内置气枪,便于对局部位置进行准确清理,回收粉末通过筛分储存装置二次利用或作废处理。

  最后,3D打印汽车进气隔栅成品便完成了!

  进气格栅是相当复杂的零件,产品壁厚薄,结构交叉,用CNC方式非常繁琐,必须要拆分成很多小块,再进行粘接,受CNC工艺的限制,无法优化粘接工艺,只能靠师傅的经验反复修补。时间周期长,精度差,报废高。采用华曙高科CAMS连续增材制造系统是这类产品的不二选择,它既能保证强度,还能整体成型并保证精度,仅需5小时。

  来源:华曙3D打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