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面临破产,实控人去海南养病一去不回,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的情况日益严峻,破产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3月22日,丹东港在北京召开了的债务重组情况媒体沟通会,集团执行总裁胡凤浩指出,导致债务违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2016年辉山乳业债务危机爆发,东北特钢宣布破产,银行间协会发布《东北地区投资风险警示》,东北地区企业融资渠道关闭。受此影响,导致企业不能以新还旧,资金链断裂。二是丹东港为当地政府项目垫资227.89亿元也是造成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

“中国唯一的私人港口”负债近500亿,破产提上议事日程

​其实,都没说到根儿上。“以债养债”的经营模式,才是丹东港最终债务爆雷的真正原因。

丹东港第一笔违约的债务,是2014年10月30日发行的该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4丹东MTN001,债券代码:101473011)。2017年10月30日晚,丹东港公告称未能按照约定将10亿元回售部分本金足额划拨,出现本金实质违约。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至2015年这五年间丹东港飞速发展,但债务融资规模也是高速增长。5年里丹东港的债务融资规模远高于到期偿债规模,净融资规模长期为正,2015年公司净融资规模达到83亿元。

2016年,丹东港感受到了还债压力,当年就有119亿元债务需要偿还。而到了2017年3季度末,也就是债务违约爆发时,其总负债已达到464.56亿元,而其中流动负债就高达100亿。

违约的口子一开,便如同倒了的多米诺骨牌,债券违约接连发生。目前,包括贵阳银行、金元顺安基金、南京证券等在内的15家金融机构已于今年1月份将丹东港告上法庭,诉讼金额共计达9.56亿元,已全部立案。而早在去年,丹东市中院就已经查封了丹东港近50亿元的财产。

丹东港一度被称为“中国唯一的私人港口”,其实控人叫王文良,今年62岁,辽宁丹东人。在2017年的胡润百富榜上,王文良以120亿财富排名全国第295位。

“中国唯一的私人港口”负债近500亿,破产提上议事日程

公开信息显示,王文良早年曾在丹东市政府工作,九十年初下海经商。2005 年2月起任中国日林建设集团(以下简称日林集团)董事长、总裁。就在同期,王文良的日林集团拿下丹东港36%的股份,将丹东港收入麾下。

目前,王文良被曝正在海南养病,对公司面临破产的事鞭长莫及。

而据22日的媒体沟通会介绍,当前丹东港全部债务共计489亿元,已偿还、和解310.5亿元。丹东港方面认为,丹东港集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后,未来随着未完成项目的收尾,营业收入将逐年提升,期间每年的收入足以偿还调整后的债券利息,无需破产重整。

“中国唯一的私人港口”负债近500亿,破产提上议事日程

为此,丹东港还寻求了法律学者的意见,并在3月17日发布《关于就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关于破产法相关问题之专家意见书》。但是,债权人是否相信丹东港管理层,目前还不好说。

但是,从胡凤浩披露的内容来看,政府方面似乎更乐于看到丹东港破产。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胡凤浩说:“丹东港债务问题形成之后,辽宁省多次召开了协调会议,总体的精神是要本着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由企业自行处理债务问题。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省政府相关人员,要求债权人委员会做出丹东港集团破产的决定,而且辽宁港口集团也进来做接手丹东港集团的准备。”胡凤浩认为,此举“没有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进行。”

回看胡凤浩曾指出,丹东港陷入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为当地政府项目垫资了227.89亿元。

似乎,其中隐含这某些耐人寻味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