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纪念碑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1981 年 4 月,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飞机场中,一场设计竞赛在这里进行。

这场竞赛,是要为华盛顿设计「越战纪念碑」。由 8 位建筑师和雕塑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得从超过 1400 份设计中,选择一份作为最终方案。

这个纪念碑的发起人是一位退伍军人, Jan Scruggs (简·斯克鲁格斯)。

△ Jan Scruggs

当时,从越战归来的军人几乎都带着绝望和愤怒的情绪。他们在战场上摧毁村庄、屠杀平民,却被历任总统说是去「挽救越南的人民」。

而回国之后,他们被反战者称作是是 Baby-killer(婴儿杀手) 、战争罪犯。愤怒的退伍军人,在白宫前进行抗议游行,扔掉了同伴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勋章。

Jan Scruggs 想为在越战服役的所有人建立一座纪念碑,上面会有所有牺牲者的名字。

他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越战退伍军人纪念基金会」,并开始筹款和制定计划。约 65 万美国人捐助了超过 800 万美元。

最后在 1981 年 3 月 31 日这天,共计递交了 1421 个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将设计方案陈列在机场内,方案的作者全部匿名,只有数字编号。

设计方案都要经过所有评审委员审查,初选 232 个,然后是 39 个。最终,评委们选择了设计方案中的第 1026 号方案。

这个方案的设计师,就是年仅 21 岁的林璎。

她当时只是耶鲁大学建筑系大三的学生,因为这个设计作品而赢得了 2 万美元的奖金。

她的设计方案包括 2 个黑色花岗岩细长的三角形墙面,插入一块倾斜的大草坪中,并刻上了 57692 个越战牺牲者的名字。

纪念碑平面为一个平放的、张开的 V 字形,东边指向华盛顿纪念碑,西边指向林肯纪念堂。

但看看其他很多方案,都是利用圆形布局和结构置入宪法花园,或是高大或巨大的雕塑,很容易引人注目。

这是其中 2 个未中标方案 ▽

不过,林璎的设计更简单、更有力。依赖于三个轴线的使用。

设计说明甚至还有涂改的痕迹,但方案受到了评审团的高度重视。

只是,她的设计在普通人看来过于抽象,甚至觉得太奇怪了。整个碑墙被置于大片草坪中,用绿地衬托碑体。

林璎用两边低中间高的标高差形成的天然地形,使碑文所铭刻的名字从两边向中间不断增多,使人由心底里萌生一种渐进的心理,具有非常震撼的感染力。

由于人们对战争的意见不同,造成了人们对设计也有不同的看法,那些认为这场战争是不公正和不道德的人,担心这座纪念碑会将其荣耀化。

其他人则担心过于简单的设计,不能彰显美国人所奋战的这段经历。

更何况主设计师是华裔,让一个亚洲人来设计这座在亚洲发生的战争纪念碑,这对美国人而言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方案一经确定,就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抵制,不得不重新组织评审团。

林璎在评审会上说:「我有一个总体的想法,我想描述一段旅程,一段让你经历死亡,也让你必须成为观察者的经历,而你永远无法与死者在一起。它不会说“没关系,一切都结束了”,因为它并没有结束。」

林璎就读于耶鲁大学建筑系期间,在学校选了一门「丧葬建筑」的课程,研究对死者悼念的形式。

一位反对这个设计的越战退伍军人说:「我不关心艺术,一个人不需要艺术教育就能看出这个纪念碑的设计,这就是一个黑色伤痕。」

「黑色是全世界所有种族和社会中,形容悲伤、耻辱和毁灭的颜色。在一个洞里,似乎因耻辱而隐藏起来。」

支持她方案的珍妮丝·康纳利发表演讲说:「越南战争中令人难忘的印象是什么?」

「是游击队员在近距离被射杀,一个赤裸的、身上着火的女孩在路上奔跑尖叫。我认为林璎超越这些设计的做法是正确的,她用一个简单安静的信息,传达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苦难。」

1968 年 2 月 1 日拍摄人:美联社记者亚当斯 拍摄对象:南越国家警察总长阮文鸾和被俘越共上尉阮文林。

1972 年 6 月 8 日 拍摄人:美联社记者黄幼公 拍摄对象:南越展鹏村小女孩潘金福。

因为与众不同的设计,第二次评审结果她的方案仍然获得第一名。纪念碑施工期间,她休学一年,一年后转到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因越战纪念碑所引起的争论使她无法专心学习,不到一学期即退学,最后再回耶鲁完成学业。

1982 年 11 月 13 日,在这个竣工的日子,人们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人们在纪念碑上寻找着自己在越战中死去的朋友或亲人的名字,献上鲜花和礼品,寄托哀思。

陆军士兵里昂卡西说:「当你从车上走下来,看到这面墙,它的强烈感觉是让你窒息。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触摸它们,感觉真的很强烈。」

在这没有英雄形象的纪念碑下,在这刻满了死去人名的大墙下,人们重新思考着战争。

纪念碑上按时间顺序刻上了为越战献出生命的男男女女,放大的 1959 年和 1975 年是越战开始与结束的年份。

很多退伍军人之前不喜欢那面越南墙,觉得它是一个丑陋的黑色沟渠。但当看到完工后的样子就不那么认为了。

建成后 V 形的黑色花岗岩线条,与倾斜的土地逐渐融合。

不是只有死者才被纪念。不是因为他们是英雄,而是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

能看到超过五万八千个名字,隐藏在每个名字后面或旁边,都有个母亲、父亲、妻子或女儿,他们的生活将永远被那战争摧毁。

而在这些名字的背后,还有他们在越南的杀戮和毁灭,有着200多万越南人的死难。

林璎在设计纪念碑时,刻意不去研究越南史和越战史,她的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以不破坏华府广场的自然环境为原则,纪念碑向地下延伸。从墙碑的另外一面看,这只是一片绿地。

就像当初评委对她设计的评价是:「它融入大地,而不刺穿天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越战纪念碑也成为美国十大最受欢迎的建筑遗址之一。

林璎的亚裔身份在当时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在 1982 年纪念碑揭幕仪式甚至都没提到她的名字。

如果不是一场全匿名的设计竞标,她绝对不可能成为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不仅是当时的大学生身份,而且还是亚裔女性。

林璎,1959 年出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祖父林长民,林徽因是她的亲姑姑。

林徽因与梁思成 ▽

从 1980 年的越战纪念碑开始,林樱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代美国和国际社会所有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

战争与和平、种族与女性、人权平等、土著问题、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及物种消失。

林樱作品背后的伦理和价值观,是其能打动人类灵魂的核心力量。

【民权运动纪念碑】

林璎接受南方贫穷法律救援中心的委托,是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麦里——马丁·路德·金发起民权运动的地方。

纪念碑中泉水从一个倾斜的圆盘洒落,有如泪水洒落,仿佛是在流泪,以纪念马丁路德金的被害。

【风暴国王艺术中心】

占地 11 英亩,位于纽约 Mountainville 的 Storm King 艺术中心的西南边。这里原来是一个废石坑,后作为纽约州境填海项目被重新设计。

在土壤下方采用自然排水系统。通过种植 260 棵树木,完全抵消施工带来的碳排放。

景观由七排波浪起伏的土和草组成。波浪的高度从 10 到 15 英尺不等,波谷距离大约为 40 英尺。

她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品遍布美国各地。

2016 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为 21 名杰出人士颁发「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其中有比尔盖茨夫妇、迈克尔乔丹、贾巴尔、汤姆汉克斯、罗伯特德尼罗等,建筑师中只有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和林璎(Maya Lin)。

该奖章是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不仅强调了林璎对保护环境的贡献,以及她为华盛顿设计的「越战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资料来源:

越南纪念碑官网:http://www.vvmf.org

vnveteransmemorial instagram

纪录片:THE VIETNAM WAR

艺文中国ARTS CHINA:林璎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由建筑师曹晓昕7年前设计的时尚便捷工具包“函包”现重出江湖,全真皮材质、大厂定制五金、手作皮具,售价仅7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由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为了祝贺巴克里希纳·多西获得2018普利兹克建筑奖,特别定制了《多西随想录》的限量版套装。牛皮纸烫红金的包装,适合收藏或作为礼物分享给朋友。套装包括了《多西随想录》以及两本笔记本,限量500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email protected]

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