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对英语这门外语越来越重视,许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不少专家也一致认为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机。可是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儿童学英语有哪些好的方法呢?又该如何来对待出现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的呢?对于在儿童英语学习当中已经出现的错误,又该如何对其进行纠错呢?

我国目前儿童英语学习的现状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学英语的重要性,对英语越来越重视,好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习英语。外语学习低龄化似乎逐渐变成一种时尚,因为家长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愿意让孩子尽早学习英语。已有不少的幼儿园已开始对在校的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各大城市的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设立英语课。正规学校尚且如此,课外辅导机构的热情自是不用说。同时也有很多的儿童教育专家及相关人士一致认为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儿童应该也最有能力学好英语。总之,英语热似乎又被重新掀起。

如何看待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的错误

由于受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规律的影响,儿童在学习英语是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师与家长又该如何来对待出现在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的错误的呢?他们的学习程度如何?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 出现这些错误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改正?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无疑对儿童英语学习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 我们需要区分“失误”与“错误”。就语言学习而言,“失误”是暂时的,是由于遗忘疲劳等造成的语言运用失误;“错误”则是受到语言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本文将主要讨论的是后者,因为在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一般出现的是“错误”而非“失误”。研究和实践表明,出现错误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语内错误:指目的语的干扰;语际错误:指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交际策略造成的错误:学习者使用不正确的交际策略而出现错误;教学迁移:指教材、教法和教师诱发而产生的错误;文化迁移:主要指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错误;心理认知因素: 指由于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的状态而表现出来的错误。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白错误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错误的改正不能仅仅依赖感性经验,而是应该建立在理性知识的积累上。其次,对于儿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应该改正。因为有些错误是能够随着学习者学习的进程自动消失的。有些错误则是必须及时纠正的,否则可能会“固化”。那么,在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哪些错误是应当改正的呢? 按照语言学家的说法—如是引起理解困难的“全局性错误”应该及时纠正;不影响交际“局部性错误”无需改正。但在纠正错误时,应该注意不要局限于教师单方面的纠错。教师可以给学习者机会进行自我纠错,也可组织儿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错误,予以互相纠错。即使学习者无法改正的错误,教师也不宜直接改正,可以给出提示,让学习者们共同努力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教学对策来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还需说明一点:对于儿童学习英语,我们可以从年龄来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六、七岁以前的儿童英语学习者。第二阶段:六七岁以后有了一定英语基础的儿童学习者。尤其对于第一阶段的儿童来说,学习语言,从交际语言学的角度,在儿童的口语出现的一些错误是难免的,老师可以进行纠正但也无需十分较真。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最需要的是学习的兴趣。教师不应该在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初阶段就让孩子感觉到学习语言的压力。正所谓:“No mistakes, no progresses."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自我修正改进的完善过程。只要儿童的英语表达不影响交流,就不应立刻去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只有这样,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才不会减弱, 他们才会在英语学习中更为积极自信。例如在教学课上, 教师问:“ Is it beautiful?”,孩子立刻答:“No beautiful”。尽管句子不够完整,语法也有错误,但教师应首先称赞孩子对英语的积极反应。当然,教师所给予儿童的英语应尽可能是标准的、正确的。在角色表演中,由于儿童非常投入,并力求流畅时,教师更不应立刻纠正,反而应对他们的表演予以肯定。正是因为有老师的“very good!”、“Great!”、“Excellent!”,学生才有了进步,更有了信心, 学习才更加投入,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表扬和鼓励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进步的催化剂。此刻,也许有人会反问:“那么这样的话,教师就应视而不见孩子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错误了吗?”也不是这样,对于儿童的毛病,我们须要更具艺术性的语言,切忌损害儿童的自尊心,摧毁他们的自信心。反之,则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事与愿违。同时也由教师本身的素质、个性来决定。同时,还应特别强调: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强迫儿童说英语。强迫儿童说英语会让儿童产生不相信自己,甚至是厌学的心理。教师不应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或是展示教学效果而去强迫孩子说英语。儿童的学习更多是无意识的,没有任何功利目标,他们情绪往往会变化无常, 任何小的不愉快都会影响其说英语的欲望。作为教师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正视这些情况,耐心等待或努力营造让孩子英语表达的最佳时机,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Learn English on Dark Brick Wall.

儿童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

1、培养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自古就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说。学前儿童英语学习不应要求孩子们掌握多少单词或句子,而应坚持将激发和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并将其作为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儿童的兴趣总是和一些积极、肯定的情绪相联系,它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可以使其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一定活动内容上,并能够唤起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欲望。有了兴趣,儿童就会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因此,在儿童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自然习得英语。纠错就是在儿童对英语学习有兴趣的前提下产生,让学生明白他们自己犯有错误,并让他们发现,自觉纠正过来。

2、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游戏法就非常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儿童学英语的特点是没有心理障碍,不怕羞、不怕错,喜欢开口,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实践。越是小的孩子,越敢大胆用语言表达。儿童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会如他们认识新事物的兴趣一样比较持久,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语言的发展是同步的;同时,老师、父母的赞赏、考试取得高分等使儿童更乐意学习第二语言。年龄越小的习得者越能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儿童天性好动,游戏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强调根据儿童的 “天性” 实施早期教育:“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 草木之始萌,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十分重视游戏化教学, 认为“首先要紧的就是使儿童把语言学习作为游戏一般乐于接受”。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手段是一种必然。游戏法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由于学前儿童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习不能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应强调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幼儿英语教学虽然一般只停留在让幼儿能听说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句子上,但是,看似简单的一些话, 如果让幼儿翻来覆去的说,肯定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有必要将知识融入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知识,又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应是遵循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广泛的试验,扬长避短,深入探讨儿童英语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手段,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说“在玩中学”,通过在玩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修改和校正具体实例的错误并自然地提供方法和信息,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3.教师要尽量有效地提高语言运用准确度。适度的纠错,纠错时要给学生留面子,不要为难学生。即使是儿童,也同样存在自尊心。不要给孩子有学习上无形的挫败感。同样纠错时不应带有威胁性,目前最恰当的非威胁形式的校正就是在没有其他人干扰的情况下学生进行自我纠错。另一种不具威胁性的纠错,就是针对全体同学而不是针对个别同学的纠错。口语中的纠错,学生越敏感,教师应更加注重适度,纠错方式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不要纠正学生所有的语言错误,有些错误可以不纠正,而其他的必须予以纠正,否则,错误信息在学生心中会形成永久性记忆。但是纠正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所犯的所有错误也不对,因为这样做会使儿童失去信心并且害怕再犯错误,尤其是那些内向的学生往往会说的写的更少。

总之,现代社会对于儿童英语学习的重视和有心理学的支持,要求教师在进行儿童英语教学时不能再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了, 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纠正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要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培养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他们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同时也要尽量有效地使用提高语言运用准确度的纠错技巧来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用教师自己的语言艺术和自身的人格魅力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