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权力,那是古代每个男人渴望拥有的东西。而皇位,对于皇子来说,更是一生所求。想当年,大清朝的九子夺嫡上演的轰轰烈烈,尽管是同根所生,但在权力面前人人都红了眼。而雍正帝,更是踩着兄弟手足鲜血铺就的路,登上了那九五至尊之位。如果论起那场胜利的有功之臣,除去年羹尧将军,便是在朝堂之上的隆科多了。

隆科多,是唯一大清朝帝王公开称之为“舅舅”的人物。他生为皇亲贵胄,是孝懿仁皇后胞弟,一等公佟国维的第三子。他贯穿了康熙、雍正两朝皇权,是当时政治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

在康熙年间,隆科多就是一等侍卫,后又担任步军统领,掌控了整个京都的警卫势力。康熙对于这个妻弟很是关爱,甚至在其掌权后朱批警惕他要安心做事。康熙要求隆科多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保持距离,是为了防止他因为私情丢掉眼下的地位。可以说康熙帝是很器重隆科多的,他还时常帮皇帝完成许多机密事情。

虽然康熙希望隆科多能够不结党,但历史告诉我们,他仍旧参与了党争,甚至是主宰。在权力面前,谁都会红了眼。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残忍无情,是我们这些外人无法想象的。

而隆科多在那个风暴即将到来的时候,选择了背叛康熙。也许是因为康熙帝没能让隆科多承袭其父的爵位所以心怀怨恨,也许是隆科多看到了拥立新帝一旦成功仕途坦荡所以选择孤注一掷。历史再次证明,他的背叛,他的决然投靠雍正,成就了他后来的荣华。

雍正坐上了皇位,人人都说他外有年羹尧,内有隆科多。隆科多一时成了新政局的核心人物。他见过前朝的索额图和明珠的前车之鉴,所以他做事内敛,不像年羹尧一般张狂。但一个位高权重的官员,手上多多少少是不干净的。

雍正帝登基头几年,他器重年羹尧和隆科多,视他们为左膀右臂。但隆科多将雍正的器重当作谋利的工具,渐渐开始恃宠而骄。多疑的雍正不是不知道,但也只是旁敲侧击,或许是碍于天下的悠悠之口,不敢重责这个有功之臣。

雍正四年,雍正对张扬的年羹尧下手了。隆科多一时成了紫禁城唯一的重臣,成了整个朝廷的核心人物,但他自己也知道,这只是昙花一现。他见过前朝的前车之鉴,他心里也清楚多疑的雍正下一个要动的就是自己。

他手里不够干净,隐藏的罪名足以判自己死刑,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况且任何一代帝王,都不会留下权力滔天的臣子,功高盖主是最忌讳的事。

果然,雍正不久后安排隆科多去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与其说是“派职”,不如说是“发配”,这是一个“长职”甚至是“边职”。在把隆科多调离期间,许多大臣弹劾隆科多,并把证据摆在了雍正面前,让雍正有了理由惩治这个舅舅。

就在边境问题快要解决时,风光离开的隆科多被狼狈的抓回来,锒铛入狱。雍正给了世人很漂亮的借口,来惩治隆科多,而免于自己被世人骂无情。也给朝中大臣一记很响的警钟,让他们不敢肆意妄为。

隆科多最终被雍正幽禁,死于禁所。他生前虽然仕运宏达,但是树大招风。他不该触及到帝王的逆鳞,有时候君王的恩宠是福,亦是祸。在威胁到皇权的时候,那个九五至尊是不会顾及到任何人或事。在雍正面前,终究隆科多只是臣子,或者说,是个奴才。

读过这篇文章后,你认为隆科多最后的结局,是要指责雍正无情,还是隆科多自己咎由自取呢?

原创作者:倩宇,严禁抄袭,侵权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