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CRIC

记者刘因 实习生 任斐迪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70平方米以下小面积段刚需户型成交套数占比扩张显著,70-90平方米占比变化不大,90平方米以上的各面积段基本都呈现出收缩趋势,这是克而瑞《10大重点城市二手住宅需求结构特征解析》报告显示的。

由此不难看出,“高房价”促使一线城市的居住品质和舒适度下降,刚需购房者无力负担高总价房源,只能选择面积较小,总价偏低的房子居住,而且这样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成交总价普遍上涨

因这波行情带动了房价上涨,各城市主力总价段均存在上移趋势,仅上移的幅度程度存在差异:第一梯队,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为典型代表,0-100万元、100-200万元这两段的成交套数占比均有了显著下降,与此同时200-400万、400-600万元的扩张趋势较为明显,第二梯队,以重庆、郑州为代表,0-100万元成交套数占比下降,100-200万元、200-300万元这两个总价段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张。

从成交总价段来看,100-200万元和200-400万元的季度成交套数基本都在1.7万套以上,二者占据了总成交套数的“半壁江山”,是购房者选择的主力总价段。但100-200万元占比呈收缩趋势,而200-400万元占比显著增长,较2016年第一季度上升了2个百分点,结合面积段、房型的成交情况来看,并非人们的居住环境得以提升,而是房价上涨制约了人们的购买力,200-400万元的预算也仅能够得9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住宅,可基本满足三口之家的需求,故而400万也算是主流购房者的购买力“瓶颈”。

值得关注的是,400-600万元这一总价段占比也有逐年提升的迹象,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7%逐步上升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0%。

二房为成交主力

成交房型看,二房毋庸置疑成为了主力房型,且占比与日俱增,2018年第二季度二房占比高达48%,较2016年第一季度上升了8个百分点。结合面积段情况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是受供应结构影响,存量住宅中二房仍是主力户型,加之面积段主要集中在90平以下,总价基本在主流刚需客群的承受力范围内,因而成交套数占比较大。

其次一房成交占比也有增大的趋势,上升了4个百分点,一方面面积段较小,迎合了部分看涨后市买房投资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一线城市晚婚者、独身者比例较大,一房基本可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因二孩政策放开,部分置业者在购房时更加关注户型的功能性,小三房或“2+1”等户型满足了许多家庭“一步到位”的需要,目前的成交占比在19%左右,未来还有潜在的增长空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