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9月17日7:25分左右,新建丙铁路A公司停放在B站2道的10辆道砟专用车,因未设置好防溜装置,在没有机车牵引的情况下,开始向C方向溜逸,顺向挤道岔后冲向C区间方向溜逸。7:35分左右,道砟专用车主通过C向枢纽车站甲站1道道岔直股,由3号道岔侧股进入甲站,该道岔与既有线丁铁路相通,在E处公里标为甲——乙区间的K159+300处于某列车相撞,脱轨并侵翻在路惿。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3人受伤。铁路线甲——乙区段间距离235公里;机车交路为肩回式乘务方式驻班轮乘制机车甲站本段折返时间不得小于140分钟,在乙站折返段110分钟。

  使用机型:使用HXD1型机车(摘挂列车使用DF8型机车)。

  序号

  下行车次

  牵引重量

  甲站开点

  乙站到点

  旅时

  上行车次

  牵引重量

  乙站开点

  甲站到点

  旅时

  1

  67301

  3250

  18:05

  23:48

  5.7

  67302

  3360

  19:08

  0:52

  5.7

  2

  67303

  3550

  20:32

  1:58

  5.4

  41046

  3420

  21:38

  4:17

  6.7

  3

  67305

  2800

  23:44

  5:17

  5.6

  67304

  3630

  0:26

  6:07

  5.7

  4

  41045

  3350

  1:59

  7:19

  5.3

  67306

  3480

  2:31

  7:52

  5.4

  5

  67307

  5450

  4:38

  11:35

  7

  67308

  4350

  5:54

  11:26

  5.5

  6

  67309

  3690

  7:08

  12;33

  5.4

  67310

  3380

  8:04

  13:26

  5.5

  7

  67311

  3469

  10:40

  16:21

  5.7

  67312

  3580

  11:40

  17:03

  5.4

  8

  67313

  4500

  13:17

  19:09

  5.9

  67314

  3390

  14:30

  20:14

  5.7

  9

  67315

  3480

  16:24

  21:40

  5.3

  67316

  3260

  16:17

  21:50

  5.6

  机车客货混套,支配机车14台,其中运用机车13台(DF8-004、4001号2台,HXD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10、0011、0012号11台),短期备用机车1台(HXD1-0001)。摘挂车每列停留30分钟,其他货物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时间为20分钟机车在本段中折返时间不得小于150分钟。折返段折返时间不得少于110分钟时间单位为小时,采用十进制计算。经过消防和铁路部门的竭力抢救危害与1:20分得到控制,铁路某线于上行线于于次日上行线于12:48分开通和下行线于5:48开通。

  一、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

  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级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答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条例》第9条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什么等级事故?如果该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负有责任,应该如何处理?

  答:该起事故是一起重大事故。应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3、依据《安全生产法》,在该起事故中收到损害的从业人员有何赔偿?

  答: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4、根据《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如果该起事故在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有何要求?

  答: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单位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需要时间不记录事故调查期限。

  5、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竖骨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哪些?

  答: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

  ①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②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③ 事故造成的人员和直接经济损失;

  ④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⑤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

  ⑥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如何处理?

  答:责令限期改正;过期未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于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计算下列各题(根据周转图查得使用机车7台,甲站开救援列车58103-58102 ,8:00开,于12:48分返回甲站,根据设备原因趟列车中间需要间隔2分钟)

  计算正常情况下列车的旅行时间。

  答:见上表

  此次事故波及哪几趟列车,如何最合理的调整?

  答: 此次事故设计全图列车调整时间为了减少列车影响采用旅时最短的列车先开,见下表:

  序号

  下行车次

  牵引重量

  甲站开点

  乙站到点

  旅时

  上行车次

  牵引重量

  乙站开点

  甲站到点

  旅时

  1

  58103

  3300

  8:00

  事故地点9:18

  1.3

  58102

  3300

  事故地点12:48

  14:06

  1.3

  2

  67309

  3690

  7:08

  次日10:42

  29.6

  67306

  3480

  2:31

  7:52

  5.4

  3

  67311

  3469

  次日5:51

  次日11:39

  5.7

  67312

  3580

  12:48

  17:03

  5.4

  4

  67303

  3550

  次日5:54

  次日11:18

  5.4

  67308

  4350

  5:54

  11:26

  5.5

  5

  67305

  2800

  次日5:57

  次日11:33

  5.6

  67310

  3380

  次日12:51

  次日18:21

  5.5

  6

  67313

  4500

  次日6:00

  次日11;54

  5.9

  67316

  3260

  次日12:54

  次日18:30

  5.6

  7

  61045

  3350

  次日6:03

  次日11:21

  5.3

  67302

  3360

  次日12:57

  次日18:39

  5.7

  8

  67315

  3480

  次日6:07

  次日11:25

  5.3

  67304

  3630

  次日13:00

  次日18:42

  5.7

  9

  67301

  3250

  次日6:10

  次日11:52

  5.7

  67314

  3390

  次日13:03

  次日18:45

  5.7

  10

  67307

  5450

  4:38

  11:35

  7

  41046

  3420

  次日13:06

  次日19:48

  6.7

  3、计算货运列车平均牵引总重:货运机车牵引总公里W货=65689*235=15436915(吨公里)

  货物机车走行公里S本=2ln=2*235*9=4230(公里)

  货物列车平均牵引总重=W货/S本=15436915/4230=3649吨

  4、 计算货运机车日车公里:

  机车沿线走行公里=2ln=2*235*10=4700(公里)

  S日=货运机车沿线走行公里S日(不含补)/货运机车台日N货(不含补机)=4230/7=604(公里)

  5、 计算货运机车台日产量

  使用货运机车台数N台=7

  日产量=货运机车牵引总公里W货/使用货运机车台数N台=15436915/7=220.52(万吨公里)

  6、 计算货运机车平均全周转时间T全

  解法一:T全=货运机车全周转时间之和÷货运机车周转次数

  =(24×7)÷9

  =18.7(小时)

  解法二:T全=24×机车全周转距离÷货运机车日车公里S日

  =24×2×235÷604

  =18.7(小时)

  7、 计算货运机车旅行速度、技术速度、速度系数

  1) 货运本务机车旅行时间t旅=各次货物列车旅行时间之和

  123.6小时

  货运机车旅行速度V旅=本务机车走行公里S本÷本务机车旅行时间t旅=4700/123.6=38.02(公里/小时)

  2)货运本务机车纯运行时间t纯=t旅-货物列车在中间站总停时t中=123.6-(0.5*2+0.33*8)=119.96(小时)

  货运机车技术速度V技=本务机车走行公里S本÷本务机车纯运行时间t纯=4700/119.96=39.17(公里/小时)

  3) 速度系数β=V旅÷V技=38.02÷39.17=0.97

  8、 计算本区段货运机车使用系数K

  解法一: 货运机车使用系数K=货运机车平均全周转时间T全÷24 =18.7÷24 =0.77

  解法二:货运机车使用系数K=货运机车台日N货÷货运列车对数 =7÷9=0.77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