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子长县委组织部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按照“远教搭台、部门唱戏”的工作思路,组建了“远教专家”教学服务团,通过开展“知识改变命运,远教点亮生活”主题服务活动,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党员上“充电课”

夜幕降临,忙完了一天农活的余家坪镇新寨河村的53岁老党员白玲玲带着笔和笔记本,早早来到村上的党员活动中心,参加“远教专家”服务团“昼耕夜读”活动。白玲玲听得认真,记得更是详细,还时不时地和邻近的村民交流讨论着。“今天的‘昼耕夜读’对我的启发很深,屈家畔村的地理条件和我们村的很像,回去之后我打算好好效仿学习,也发展发展这养鱼产业。”这是远教专家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子长县委组织部精挑细选了县内行业领域有较高学术水平的27名专业人才,组建了“远教专家”教学服务团,采取“定期授课+农闲补课+昼耕夜读”的活动形式,鼓励专家团成员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进入田间地头,通过“理论知识讲解+技术演示”,给党员群众进行手把手、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保证群众“看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

在杨家园子镇蜜蜂峪村村委会院子里,60余名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远教专家窦改玲讲解大棚施肥技巧。听完课后,大家并未离去,纷纷围着窦改玲诉说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困惑,并向她请教相关技术知识。蜜蜂峪村唐海忠说。“我种大棚多年来全是靠土办法,种出来的菜苗长势不好、效益还差,所以每次窦老师来讲课我都不会错过。从她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棚的收成也越来越好了。”

窦改玲是县蔬菜中心聘用的一名高级农艺师,自2017年入选为“远教专家”以来,按安排按时到各镇村为党员群众讲解大棚种植和管理技术。她说:“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刚开始肯定不会所有的人都去接受,只要有一小部分种植户接受就可以了。只有让老百姓亲眼看到产量和效益上去了,推广起来就容易多了”。

给群众铺“致富路”

马家砭镇养殖户杨乃红激动地说:“有了专家服务团队,我们搞养殖也放心。他们定期来村上讲课,还给我们留电话号码,一旦牲畜生了病,只要打个电话,治疗方案就有了,十分方便。”

“这几年种果树,幸亏有远教专家的老师们帮忙了,他们不仅来村上给大家上课,还常来我的果园里传授管理技术、解决问题,确确实实帮了大忙,我的果园明年就开始挂果了。”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果农刘强强感激的说。

子长县委组织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为落脚点,为方便“远教专家”教学活动的开展,花费近百万元先后为188个村级远教站点配备了高清投影仪和音响,开通了无线网络,全面提升188个村级远教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功能水平。同时,将过去的固定学习内容,扩展为由群众“点餐”、专家“掌勺”,县委组织部远教中心按周收集群众需求,按月发布授课任务,这样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有效提高了专家服务团队的工作效率。据不完全统计,27名远教专家累计出勤达到了上千次,他们通过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解惠农政策、农技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常见病防治等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帮农村奏“和谐曲”

“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放心满意,这才是最关键的。”李家岔镇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谢海林说,他们经常组织“村两委”干部参加远教专家服务团活动,不仅学习到了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更学会了如何转变村干部服务观念,管理村上事务。现在,东方红村有个大事小情都和村民商议、民主决策,每月定期公开村务财务,真正做到让村民舒心满意。

“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群众。”傍晚时分,在县镇村的党员活动广场,一些群众正伴随着动感音乐翩翩起舞,在队伍前面,有专门领舞的老师,大家都在跟着她的指导认真学习,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远教专家”县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万红老师讲到:“每次下乡我都能深刻感受到村民对文化娱乐的渴望,看到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跳舞、扭秧歌等越来越规范,那种欢乐的氛围也越来越浓,这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工作是特别有意义的。”马家砭镇党委组织委员刘海军高兴地说:“我们镇上的秧歌队和广场舞队总觉得缺点什么,经过远教专家的指导,跳的才好看了,大家跳起来也更有劲儿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子长县远教专家服务团工作正似这催发生机、复苏万物的春风,在全面小康的大路上点染出一派明丽美好的胜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