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圆明园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1860年10月13日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

延伸阅读

1860年,通州八里桥失守后,英法联军首先攻打安定门。10月13日正午,安定门陷落,英法联军进而控制北京城。

英军随军记者拍摄的安定门城门及瓮城

安定门 位于北京城内城北垣之东,明朝初年明军攻破元大都後,内缩大都北城墙五里修筑北垣,改大都为北平。原大都北之东门安贞门南移修筑为新的北平北之东门,取发兵荡寇,凯旋而归,获得皇朝家国安定之意,定名为安定门。按照《易经》学说,安定门又称“丰门”(丰裕之门)。

金元明清都城变迁图

京城九门中其它七门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唯北垣二门瓮城内建有真武庙,安定门真武大帝被称为“安定真武”,在诸门中独具一格。真武即玄武或元武(宋朝避皇祖讳改称真武),是镇守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为保平安,当然要镇守寓意天下太平以德服人的京城北门了。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安定门图

安定门城楼,楼宽26.4米,深11.5米,下层面阔七间(含廊)31米,檐柱24柱,进深16.05米;上层面阔五间25.6米,檐柱16柱,楼高22米,楼连台通高33.13米。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戗脊走兽7个。券洞门为五伏五券式券顶。城楼内两侧城墙内壁修有登城马道,供守城军士步行或骑马上下城墙。

1901年 安定门城楼南面(城里)

安定门箭楼,位于瓮城北端,京城九门箭楼形制基本相同,体量和细部略有差异。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3间,後出抱厦阔五间,连抱厦通进深25米,楼连台通高30米。楼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重檐歇山顶,抱厦顶为独立单檐歇山顶,楼顶上层後檐中部顺坡延伸到覆盖後抱厦顶正脊。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正北面每排12孔,两侧面每排各4孔,後抱厦两侧面各1孔,总计82孔。

1900年 安定门箭楼(东北面)

瓮城北部呈圆弧状,东西长68米,南北长62米,瓮城辟闸楼门洞一处,位于东侧月墙,闸楼屋顶建筑形式为硬山顶灰筒瓦。闸楼内设千斤闸,外侧墙面开箭窗2排12个。

文章转自:老北京的记忆

[编辑]

赵    磊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