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浮日报 廖荣波 梁子活

原标题:《莫桂芬,华农毕业回乡发展无公害蛋鸡养殖》

罗定市原始蛋鸡养殖有限公司

莫桂芬向参观者介绍“原始蛋”的生产过程

——使用抗生素对付鸡卡氏白细胞病,只需2000元;而选用中药医治,则要耗费6万元。在利益面前,他选择了付出6万元。

——棉酚是廉价蛋白原料,可以低成本替代黄豆粕。但棉酚会残留在鸡蛋里,人长期摄入会导致不孕不育。他宁愿高成本选用优质玉米、黄豆喂养蛋鸡,也坚决不使用棉酚。

——他说不怕竞争,甚至培养竞争对手,只要老百姓都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鸡和蛋,他就欣慰。他就是莫桂芬。

莫桂芬,198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罗定市原始蛋鸡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蛋鸡养殖和饲料生产及技术研究长达30年。多年来,他致力于无抗生素、无棉酚、无重金属和无农药残留的“零”有害物残留“原始蛋”的研究、生产和经营。现在,他创办的公司是云浮市农业龙头企业,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鸡蛋产地,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农业部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是广东省首家开展“零”有害物残留鸡蛋专业养殖公司,也是我国目前唯一采用中医药技术,全期无抗生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中医农业基地。

崇拜父亲,高考报读华农大

1978年三中全会后,有一技之长的莫爸爸开始养鱼致富,是当地有名的养鱼专业户,并带领乡亲们养鱼改善生活。受父亲影响,莫桂芬读中学时就对农业养殖产生浓厚兴趣,准备高考填报涉农专业。

1984年,莫桂芬以优异成绩考取华南农业大学畜牧系畜牧专业。他觉得,家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为家乡农业作贡献是自己的份内事。

服从分配,基层鸡场成为他的实验室

1988年,莫桂芬本科毕业,分配到肇庆市畜产发展公司北岭蛋鸡场负责技术工作。面对条件恶劣的基层工作,莫桂芬不单没有半句怨言,反而把鸡场变成他的实验室。每天,他坚持对死亡的鸡进行解剖研究,有时一天超过50多只,连饭都没时间吃,随便吃点干粮权当充饥。

1990年,莫桂芬调入肇庆南方食品集团与广东省饲料开发公司联营的饲料厂。由于工作任劳任怨,技术过硬,很快从技术部经理升任副厂长、厂长。当时的饲料厂远近闻名,供货全省数百家大大小小养殖场。不断提升,年过不惑依然求学进修

后来,莫桂芬还兼任肇庆南方食品集团副总经理,名和利接踵而来,但天性好学的莫桂芬没有迷失方向,而是沉下心来,不断学习进修提升自己。1999年,莫桂芬重返校园,回到母校——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进修动物营养学在职研究生课程,利用周六、日休息时间往返肇庆-广州,直至2002年修完全部课程。

2003年,莫桂芬远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参加美国谷物协会组织的饲料营养和加工技术培训班学习。2004年进修回国后,他又报读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中兽医专业研究生。由于生意忙碌,莫桂芬边工作边学习,直到2010年才获中兽医硕士学位,那年,他已经44岁。

利益面前,坚持用中药替代抗生素

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们间接从食物中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产生耐药性,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为此,莫桂芬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展开长期产、学、研合作,在蛋鸡健康养殖、鸡蛋无抗生素化、中药抗应激及中药保健蛋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专门在校园内建一栋鸡舍用于中药试验。

2006年,莫桂芬和他的团队终于研发出中药预防禽流感的使用方法,填补了国内利用中药制品预防禽流感的技术空白,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但是,使用中药制品比使用抗生素的养殖成本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莫桂芬告诉记者,使用鸡类抗生素对付群鸡的鸡卡氏白细胞病,只需2000元就可医治好;而选用中药医治,治疗周期时间长,则加上损失需要耗费6万元。在利益面前,很多老板都会选择2000元的低成本,而莫桂芬,选择付出6万元。他说钱可以再赚回来,企业家一定要有担当有良心,不能以牺牲群众的健康为代价。

责任厚重,专心生产健康安全鸡蛋

莫桂芬除研究利用中药制品代替抗生素外,还坚持不使用棉酚廉价蛋白原料替代黄豆喂养蛋鸡,因为棉酚残留到鸡蛋黄里无法随鸡粪排出体外,人长期摄入会导致不孕不育。他还规劝同行养殖户避免在重金属区和果树底下放养山地鸡,因为工业重金属和果树喷农药残留会使放养鸡所处的生物链受到严重污染。每批鸡蛋上市前,莫桂芬都会第一时间将鸡蛋送到广州第三方检测中心对鸡蛋成分进行检测,力求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鸡蛋是无抗生素、无棉酚、无重金属和无农药残留的“零”有害物残留的“原始蛋”。

心存善念,在感恩中做大做强企业

目前,莫桂芬的企业已在业界声名鹊起,但他没有忘记扶持他成长、成功的人和事,他感恩国家把他培养成大学生,走出大山,如今,他又回到大山,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公司拥有6个养殖基地,其中3个是扶贫基地,分布于罗定、郁南,基地与基地之间相隔一百多里,山路崎岖,但莫桂芬不畏艰辛,奔波各地手把手教群众科学饲养健康安全的蛋鸡。他说只要老百姓都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鸡和蛋,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就在莫桂芬最困难的时候,当他得知距离养殖场50多公里山路的罗定船步镇山垌小学的学生每天中午只是热水泡白饭,加点咸菜,影响发育的时候,立即安排人每月送蛋到学校,保证孩子们每人每天吃上一只安全营养的鸡蛋。5年过去了,莫桂芬从不张扬。后来,他还以低于成本价供应数十家学校、幼儿园吃上安全鸡蛋。此外,他还经常参与义工活动,访贫问苦,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2017年8月,他联合国家级大型慈善机构发起“献爱心·送鸡蛋——圆贫困山区学生健康梦行动”,为贫困学生营养改善和干预尽己微薄之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