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爽约未付款:ODM厂商锐嘉科10亿借壳上市或失败

重磅招展

“2018CIMF重庆·国际智能终端展”,将于2018.11.15-11.17在重庆·(南坪)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号馆、2号馆举行,该展会以打造“最新、炫、酷”的整个智能终端产品全覆盖为宗旨,围绕智能手机、手机智能配件、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电、无人机等展开,欢迎业界企业参与!

联系人:吴先生

联系电话:13612820654(微信同号)

据手机报在线长期观察以及近期与业界人士交流得知,从2017年开始,手机产业众多企业开始急于上市,尤其是在供应链端,一大批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成功上市,如年底上市的光弘科技,当然,也有一批企业最终IPO被否决!此外,据手机报在线调查得知,仍有一批供应链企业正在启动IPO

尽管手机产业链企业对于上市趋之若鹜,但是实际上,上会通过并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当前手机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受终端市场影响,导致手机产业链企业上市之路并不轻松,从时间方面来看也较长,综合来看,通过借壳上市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不仅成本低,且手续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概念也大!

早在2018年5月底,手机报在线就曾报道过,ODM大厂锐嘉科试图10亿元借壳荣科科技上市,到了7月中旬,荣科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双方股份转让顺利进行,遗憾的是,到了10月12日,据荣科科技再次发布公告表示:由于上海南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控人王迅旗下核心企业为锐嘉科)未能如期付款,导致双方未能在有效期内完成股份交割!

而上述公告,则导致荣科科技股价自宣布股权转让后上涨到近10元,再次跌回到不到5元每股,10月12日大跌6.55%。事实上,为稳住股价下跌,荣科科技实控人还在9月发起员工增持倡议,并承诺兜底,不过,直至持期结束,增持期间也只有26位员工增持公司股票,总计增持不到19万股,增持金额不到116万元!

锐嘉科10亿借壳上市:未能如期付款或终止,荣科科技或面临平仓风险

10月12日,据荣科科技发布公告表示: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崔万涛、付艳杰于 2018 年 5 月 24 日与上海南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南湾”)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崔万涛、付艳杰拟将合计持有的荣科科技 91,922,436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27.15%)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上海南湾。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因上海南湾未能及时履行《股份转让协议》中的付款义务,导致交易双方未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申请确认书》有效期内办理股份交割的相关手续。

现就本次股份转让事宜可能存在的风险提示如下:1、若交易双方继续进行股份转让,需重新签署相关协议,并再次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申请确认书》;2、若交易双方终止本次股权转让,则可能存在因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崔万涛、付艳杰股份质押比例偏高、股价持续下跌导致的平仓风险及终止协议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

据笔者查询得知,荣科科技9月18日公告内容显示,付艳杰持有公司股份8320.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58%,其累计质押公司股份7880.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28%,质押比例达94.7%。此外,付艳杰、崔万涛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66亿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49.15%,10月10日公告,两者再次质押10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2.02%,两者累计质押股数占公司总股本的48.84%,这也就是说,两者99.36%的股份都已经质押出去!

据手机报在线此前报道,早在2018年5月29日,荣科科技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上海南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上海南湾),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迅及其一致行动人。资料显示,王迅及其一致行动人旗下核心企业为锐嘉科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锐嘉科集团),主营手机整机OEM/ODM制造等,旗下有自主手机品牌青橙。

荣科科技公告表示,公司接到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崔万涛、付艳杰已经签署了《解除一致行动协议》。将合计持有的荣科科技9192.24万股转让给上海南湾,占上市公司股份总额的27.15%,转让价格为10.88元/股,经协商后合计总价10亿元。上海南湾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王迅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根据公告,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上海南湾,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迅及其一致行动人;崔万涛持有1267.43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743%)、付艳杰持有6181.87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8.259%),崔万涛、付艳杰合计持有公司股份7449.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公司认为,本次解除一致行动协议, 将有助于公司控制权的稳定。

根据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上海南湾成立于2018年3月26日,未实际开展业务,实际控制人为王迅及其一致行动人李海燕、王翠玲。王迅及其一致行动人旗下核心企业为锐嘉科集团,该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移动智能终端整机方案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创立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智能终端整机方案,可提供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生产制造、测试、品质保障的全套移动终端解决方案。

荣科科技表示,本次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主要产品覆盖医疗信息化领域,与荣科科技具有较强的业务协同性,有利于完善公司在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布局。上海南湾在披露中也表示,因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拟购买上市公司部分股份,继续推进上市公司现有大健康信息领域的战略布局。

对于此次入主荣科科技,上海南湾表示,是因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拟购买上市公司部分股份,继续推进上市公司现有大健康信息领域的战略布局,提升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未来12个月内,上海南湾不会继续增加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亦不会通过任何形式转让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

荣科科技董秘赵奇飞媒体表示,荣科科技属于创业板,借壳上市是不合规的。那王迅方面利用上市平台接下来会有哪些动作?赵奇飞表示,如何利用上市平台,目前尚无非常详细的计划,股份转让还处于审核阶段,待交易所、相关机构评估以后,再具体研究。赵奇飞还透露,接下来会持续推进荣科科技原有的业务,包括荣科科技之前的并购等,手机业务暂时尚无并入上市公司体系的计划。

公告披露,王迅控制下的上海南湾成立于2018326日,目前尚未实际开展业务。目前阶段,王迅任青橙实业董事长、锐嘉科集团董事、上海南湾执行董事等职务。据前员工介绍,王迅曾担任摩托罗拉、联想、德信无线等公司研发管理人员,拥有近20年的移动通信行业经验。

锐嘉科集团官网显示,其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提供移动智能终端整机方案服务的企业。锐嘉科集团目前有两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广东惠州、贵州贵阳,皆处于独立通讯产业园区内,年生产能力可达两千万台。

据荣科科技披露,2015、2016、2017年间锐嘉科集团营收分别达到22.67亿元、22.99亿元、20.54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6346万元、1473万元。2017年无论是在营收上还是净利润上,锐嘉科集团业绩都较上一年出现明显下滑。

除了ODM手机之外,从2012年开始,锐嘉科集团也推出了自主手机品牌青橙手机。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青橙手机销量达200万台,同时此前还创下了“双11天猫销量单品前三”的记录。

7月4日,荣科科技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崔万涛、付艳杰出具承诺,双方合计持有的公司 91,922,436 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27.15%)转让给上海南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南湾”)过户完成且上海南湾推选的董事候选人的当选人数超过公司董事会成员半数后,崔万涛、付艳杰不可撤销地永久放弃其持有的 16,928,625 股股份(占公司目前股份总数的 5%)对应的表决权。

7月18荣,荣科科技再次发布公告表示,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今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付艳杰的通知,付艳杰将其质押给上海南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 1,355 万股流通股解除了质押,相关手续已于 2018 年 7 月 17 日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

不料,到了10月12日,荣科科技发布公告表示上海南湾未能在有效期内付款,导致双方股权未能如期交割。且荣科科技两大股东股份基本已经完全质押出去,这导致公司或面临平仓风险!事实上,对于上海南湾或者说锐嘉科的“爽约”,应该在意料之中,早在今年上半年,手机报在线就曾报道,锐嘉科旗下的青橙手机其实已经退出了手机市场,已经不再生产,而从ODM业务来看,当前ODM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线ODM厂商几乎吞噬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对于中小型ODM厂商而言生存压力极大!

青橙手机退出市场 中小品牌的真实写照

作为ODM产业的老牌企业,锐嘉科成立于2006年,不甘于只做ODM的锐嘉科在2012年推出了自主品牌青橙手机。据介绍,青橙拥有近10年的生产研发经验,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公司,在中国一线城市拥有多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及移动智能研究中心,年销售过3000万台手机。

据悉,2012年4月,青橙首款手机在中国大陆上市。2013年5月30日,青橙推出了全球首款用户定制手机——青橙定制手机N1,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定制专属自己的手机。2014年,青橙布局户外运动市场,确定“天生户外”的品牌定位。2015年1月6日,青橙推出旗下首款户外运动手机青橙VOGA V1,进军户外运动市场。

然而到了2018年上半年,据手机报在线从业界得知消息,青橙手机已经不再生产自主品牌手机,并退出自主品牌手机市场。今年3月份左右,就有市场消息表示,青橙手机已经停止生产,而到了5月底,再次有业界人士向手机报在线透露,青橙手机已经推出市场!

据此前青橙手机王讯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他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全球移动互联时代令人尊重的企业,并在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领域成就领先的、杰出的品牌。就是这个梦想的指引下,2012年,‘青橙’应运而生。

熟知国产手机发展史的应该都知道,2012年过的并不轻松,可以说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十分紧张的一年,这一年诞生了很多的互联网品牌手机,同时也倒闭了不少手机厂商,这一年青橙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机M1。到了2013年,青橙手机选择了差异化市场,以个性化定制模式开创了手机领域的C2B

具体来讲,就是允许个人、企业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在官方网站上选择5种配置,即手机的CPU、内存、显示屏、照相机、外壳颜色,系统会根据客户的选择生成价格。付款成功之后,青橙运用其柔性生产系统,根据客户选取的配置组织物料、完成装配,并在7天之内完成发货。看似这种商业模式极为诱人,然而其前提则需要有极强的响应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

随后到了2015年初,青橙手机再次将目光锁定在了另外一个细分市场:户外运动手机市场。在青橙首款户外运动手机青橙VOGA V1发布会上,据王讯透露,2014年青橙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200万部。甚至在后来青橙还推出了投影手机!

从智能手机细分市场来看,似乎蕴含一种这种的趋势:大型手机品牌可以霸占某一细分领域,但从没有一个小型手机厂商能够屹立某一细分市场不倒!

其实,青橙手机只是众多的中小手机品牌的一个缩影,从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来看,市场出货量的集中化程度十分之高,且仍在不断提升中,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等竞争优势,在资本的助力下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在国内市场遭遇滑铁卢以后,不少中小品牌进一步将目标锁定在海外市场,遗憾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前几大手机品牌厂商均在大力发展海外市场,一旦这种局势快速蔓延,可以预见,届时海外手机市场的局面将会和国内市场一样高度集中,中小型手机厂商如何在市场立足成为众多厂商的难题!

热文推荐

消费者心声:我手机的镜头已经够好了,什么时候给我防防水?

国资委再出手:赛格收购英唐智控,后者募资21亿收购吉利通

晟鼎精密:持续创新表面界测试仪器 拓展国外市场

长信/合力泰易主:手机产业链开启民企国有化?

易达精密:深耕精密清洗 健全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

HMOV加强防水功能:菲沃泰纳米技术实现IPX 7级防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