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白草坡西周"青铜王国"的发现

平凉市灵台县城西北30里的西屯乡境内,有个村子叫白草坡。白草坡这个地名与一段传说有关。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贪官拉着三车赃银返家路过白草坡时,夜宿在白 草坡沟边的一户人家,不想当夜遭遇横祸,贪官住的地方大塌方,贪官连同赃银被埋在沟里,后来,埋贪官的那片山坡上长满了被当地人称为白草的荒草,人们便把这个地方起名叫白草坡。

根据传说,白草坡地下藏宝,但千百年来,这只是个传说。不曾想,一次偶然的发现,让传说变成了事实。

1967年9月的一天,西屯公社白草坡大队两个放羊的社员任邦儒、任耀杰,在躲进山坡上的一处坍塌了的山洞避雨时,无意中用镰刀在土堆中刨出了在他们认为是废铜烂铁的青铜残片,惊讶之余,他们一鼓作气又刨出了许多青铜残片和箭头,闻风赶来的村民纷纷进入山洞挖宝。据当时参与挖掘并得到稀世之宝西周玉人的任西固介绍,人们除了在山洞中挖,还在附近山坡上挖,挖出的青铜器、箭头被当作废品卖给了收购站。当时的大队支部书记任步祥担心社员们乱挖出现意外,便组织劳力进行有组织的挖掘。1号墓、2号墓的许多珍贵文物就这样在村民们的挖掘中与世人见面了。

与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西扬村的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发现秦始皇兵马俑一样,白草坡西周墓的发现,同样具有传奇色彩。或许,许多偶然中总存在一种为我们所无法解释的必然。

白草坡发现古墓的消息被上报到灵台县文化馆后,县文化馆迅即组织人员前往清理,古墓中被挖掘的这批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终于避免了被当作废铜烂铁送进炼铁炉 的厄运。后来,灵台县文化馆、平凉地区展览馆、甘肃省文物考古队联合对白草坡古墓进行发掘,确认这些墓为西周墓,考古人员在已发现的2座古墓附近又发掘出 古墓7座,车马坑1座。白草坡古墓群位于白草坡村南两道沟壑之间的土山咀中部,由墓地北上1里左右,便是塬顶,墓地西侧紧邻断崖深涧。据考古人员推测,这 一墓群原来的规模比较大,其西半部因沟壑的不断崩塌而毁坏了。遗存的9座墓、1座车马坑,分南、北二区,相距约60米。这批墓葬,除2号、9号墓保存完好外,其余均遭早期盗掘或自然破坏,被早期盗掘的墓葬,破坏严重,出土遗物很少。

经过考古人员的认真发掘和清理,连同群众挖掘出的文物,白草坡西周墓共发掘各类文物1800多件,随葬遗物分铜器、陶瓷和玉石蚌贝骨甲三大类,铜器类数量 和种类最为丰富。随葬遗物中属国家一级文物的达27件之多,鼎、簋、尊、爵、卣、斗、啄锤、玉人俑、青铜镂空鞘短剑、人头銎勾戟等一批稀世珍宝中,有好几 件属于国内第一次发现的文物珍品。在发掘出的青铜器中,有铭刻的铜器24件,共有铭文14种,这在国内考古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灵台白草坡墓地出土浮雕羊首纹戈

灵台白草坡出土的西周人头銎戟

伯铜方鼎和伯铜簋等

伯铜提梁卣、簋、尊、爵等

白草坡出土的铜柄铁剑

灵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有着久远的文明和发展史,是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已发现仰韶、齐家文化等古遗迹、遗址400多处和许多旧石器遗物,发掘出 土玉、陶、铜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仅出土商代文物就达4800多件,有3000多件在地级以上博物馆珍藏,不少被列为全国乃至世界之最。著名的西周铜鼎、铜柄铁剑已载入中学课本,玉人俑曾多次在国外展出,已收入中华工艺精华大字典。在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中,甘肃占有关键地位,而甘肃平凉的灵台县,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在甘肃省博物馆的陈列室里陈列的青铜器中,绝大多数来自灵台。白草坡西周古墓中大量随葬品的面世,使灵台久远的文明和发展史锦上添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