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六国,奠定了当今中华版图的基础,自此了两千多年来无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块疆土也一直被认为汉地十八省。而在秦朝灭六国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虽然这个人不是直接灭掉赵国的第一杀手,但他的这一次战役绝对给了找过致命打击,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白起,打了一辈子七十多仗,从来没有过败绩,而令他成为千年人屠的就不得不提长平之战。当时的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国换掉了廉颇,而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可是赵括很快被白起击败,白起将剩下的四十万赵军通通坑杀了,这一点在《史记》中有很明确的记载。不过后来,许多专家提出了质疑,因为要把四十万人埋掉,那得需要多大个坑呢?

难道赵国是纸人吗?任由着你往坑里推?直到1995年,这个讨论才有了结果。

据说那一年,山西高平的一家农村父子在家里的田地里翻耕,一不小心许多青铜箭头和人头骨翻了出来,越往下骨头越多,最后两父子干脆把锄头扔了,跑掉了。后来,他们向当地政府报告这件事情。文物专家就到现场进行考古,结果发现有一百三十多具骸骨,并且每具骸骨都有被刀剑劈砍过的痕迹。有六十具是缺少头骨或者躯干的,还有十四具是被钝器或石头杀死。

后来,经过这些专家们认定,这些骸骨应该就是在长平之战被坑杀的赵军,只是许多痕迹证明这些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有可能是被活埋的。还有就是,这场战争过去了两千多年,而覆盖在骸骨身上的泥土也只有一尺多厚,这样的厚度是不可能把人活埋掉的。

在中国史书中,“坑杀”这个词汇一直被专家解释为“活埋”,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在古代打仗,有一种不成为的习惯,就是战胜一方会把杀掉的敌人骸骨堆起来,称其为京观。说白了就是一个巨大的尸体堆,在这些尸体堆上覆盖上土壤被放在道路两侧,以此震撼对方。后来这种炫耀战功的方式,也有另一个名字就叫做阬杀。

坑杀是将敌人活埋,而阬杀是杀死敌人再埋,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从后来对战场遗址的发掘来看,白起被后世人误认为是将40万赵军活埋,其实是错误的,白起其实是用了阬杀的方式。饿了46天的赵军,面对秦军凶狠的屠杀,根本是无力反抗的。虽说后世的人误会了白起是坑杀方式,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白起带领的秦军的确是杀害了40万赵军士兵。估计当时的场景已经是血流成河了吧,这个场面也是恐怖惊人的。

后来考古专家学者对长平之战的遗址不再进行发掘研究,也让两千多年前的40万赵军亡灵得以安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