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赞》有相26幅,赞26篇,生动再现了明代嘉靖年间道教的繁荣鼎盛,也反映出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在明代的高超水平。

明内府司礼监经厂刻本《赐号太和先生相赞》,是明世宗朱厚熜在最宠信的道士邵元节八十寿辰时,命史官所绘,征文人韵士,按图配赞,对邵元节的种种“异能”,如祷雨、祀雪、开晴、招鹤以及祈求灵验圣嗣叠生等等,绘图并加以赞颂。赞文初成时,明世宗朱厚熜甚为不满,复命另一宠臣顾鼎臣重新修改。全书有相26幅,赞26篇。此书开本尺寸为:高76厘米,宽55.4厘米;半叶版框尺寸为:高53厘米,宽45.8厘米,为国家图书馆所藏最大开本的善本古籍。

最受皇帝宠信的道士八十寿辰

Emperor's favorite Taoist

朱厚熜嗜好道术,认为道术能让他焕然精神,脱胎换骨。嘉靖三年,他听信太监崔文之言,征江西道士邵元节进京,见于便殿。

▲朱厚熜

邵元节以“立教主静”之说,得到赏识,赐居显灵宫(位于兵马司胡,专司祷祀。邵元节第一次登坛祈祷雨雪,果然“应验”,令嘉靖帝刮目相看。

嘉靖时由内府绘制的《赐号太和先生相赞》,其中《钦命招鹤相图》画的是邵元节亲设坛场于钦安殿月台,燃香招鹤,仙鹤自天而降,嘉靖皇帝深信不疑,崇拜得五体投地。特别是邵元节于钦安殿设坛祈子,果然圣嗣叠生,“由是上之宠遇日隆,锡予稠叠,诚越寻常,而极光显矣”。皇子诞生,使邵元节获得莫大的荣光,赐宴奉天殿,位列二品,一个道士被封官二品,古今无此殊遇。

▲《钦命招鹤相图》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五》邵元节传称邵元节为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世宗嗣位好鬼神事,于嘉靖三年,征元节入京,大加宠信,俾居显灵宫,专司祷祀。雨雪愆期,祷有验,封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赐金、玉、银、象牙印各一。

后又因“皇嗣未建,数命元节建醮,……越三年,皇子叠生”。邵氏屡得赏赐,明世宗为他在京师建真人府。嘉靖十五年(1536年)又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服。邵元节八十诞辰祝寿,明世宗朱厚熜特为其题诗,云:“人生五福寿为先,寿者还基行德全。翊国康民兼济物,定看高寿迈前贤。”由此可见其受宠的程度,也可知其在明世宗朱厚熜心中的位置。

▲盲目信道的明世宗朱厚熜

道术“灵验”的邵元节

Shao yuan festival

那么,邵元节真的像《相赞》中所说的那样能够祷雨、祀雪、开晴、招鹤以及祈求灵验圣嗣叠生吗?

国家图书馆赵前先生曾经进行考证,认为道教斋醮的开坛,必先烧香。香为通真达灵的信物,降真香是祀天帝的灵香,因此可以上达天帝之灵所。邵元节正是在醮坛上用降真香拌和其他杂香,烧烟直达上天,以招仙鹤降临醮坛。而他的皇子叠生,并不是因为建醮祈求的结果,则是由于他精通医术和本草学,以《云笈七签》中的“老君益寿散”作基础,配以鹿茸、人参、附子、穿山甲等滋补品,号称“仙药”给皇上服用。明世宗朱厚熜服用后,50岁时已有八个皇子、五位公主,且身体强健。明世宗将此丹取名“鹤龄丹”。

此书题明顾鼎臣奉敕撰。顾鼎臣,明弘治十八年乙丑科状元。嘉靖十七年(1538)八月,以礼部尚书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翌年三月,明世宗朱厚熜出巡,特命顾鼎臣留守京师,辅太子监国。不久加少保、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顾鼎臣文才卓著,尤擅长“青词”(道教设法事时祭告“天神”的奏章表文)。明代朝野上下频繁的斋醮活动,致使青词撰写极为盛行。明世宗朱厚熜经常在宫内设坛打醮,自然要用身边的文臣撰写青词。顾鼎臣曾撰写《步虚词》七章,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优诏褒答”。《明史》称:“词臣以青词结主知,由鼎臣倡也”。时人戏称“青词宰相”,深得宠幸。

上玄降鉴,胤嗣克昌。麟趾振振,绵皇祺之。有秩而生也。御札报公,召至内殿,披彩簪花,光华辉绚,迎而劳之,曰惟卿勋,屡祷之验,其应实神。

——《赐号太和先生相赞》

明代庆贺得子的方式有多种形式,其中,宫内众人簪花就是庆祝形式之一。该书还为赞文中提到的将邵元节被“召至内殿,披彩簪花”喜庆场景绘制了图像:宽阔的内殿平台上,身披彩色绶带、官帽上皆簪有一束花朵的众宫人们,正向身着常服、披绶带、帽上簪花的邵元节道贺,喜庆气氛浓郁。

▲邵元节簪花图

隆庆初年限制道士活动,《邵元节集》等均被禁毁。这样保留下来的相关文献资料极少,这部《赐号太和先生相赞》深藏在皇宫书库,幸免于难,其仅有的26幅图、赞,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

《赐号太和先生相赞》开本宏大,是中国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所传至今的最大的一部雕版画册,反映出中国明代雕版印刷技术水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