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500余辆新能源汽车奔驰在鸟巢、水立方和奥运村之间,做出对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别样诠释。而后,依托于政策助力,我国逐渐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关产业迎来蓬勃发展。可以说,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0年过去了,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还有不到5年时间,自动驾驶能否借此契机复制新能源汽车的成功?现在看来,答案想必是肯定的。

10月16日,首钢园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正式启动。在低调而简朴的启动仪式上,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的首钢集团与多家重要的合作伙伴签约共建首钢园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合作,开展自动驾驶场景规划和科技冬奥项目示范;与京东、美团点评、智行者、新石器在无人物流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中国联通等单位合作,建设基于5G的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基础设施——构成涉及政产学研用多个环节的一系列合作。

北京冬奥会与自动驾驶一见钟情 智行者等企业首批撒糖

首钢园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揭牌

都说自动驾驶是未来城市的必然之选,这项趋势预判使北京、首钢集团、首钢园与这一最新、最前沿、也最炙手可热的跨产业技术牢固地凝聚在一起。

据了解,去年12月18日,北京市先后公布了自动驾驶公开路测规定和自动驾驶测试车辆评级规定,是国内首个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法规的城市。同时,北京市正式开放国内第一个车路协同驾驶示范区,将5G前沿通信技术应用于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北京市已有44条123公里测试道路,覆盖城市、乡村等丰富的交通场景,是全国开放测试道路最长的城市;已对8家企业发放35张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数量也在全国城市中居首。

而对首钢集团而言,首钢老工业区已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首钢园区北区详细规划于2017年正式获批,首钢园将被打造为“新时代首钢城市复兴新地标”。围绕城市科技,首钢园区率先启动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具备建设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的良好基础:园区占地8.63平方公里,其中北区规划道路21公里,已建成约9公里,包括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城市支路。未来将包含开放和封闭管理路段,场景丰富,非常适合开展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和示范运营。

北京冬奥会与自动驾驶一见钟情 智行者等企业首批撒糖

智行者“蜗小白”将助力首钢园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实现环卫清洁的无人化

据介绍,园区将在示范区内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自动驾驶相关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的示范应用,以帮助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探索面向未来的智慧交通出行新模式,同时为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经验支撑,力争自动驾驶能实际服务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

“项目成果将以冬奥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在奥运后形成可复制、可转移的自动驾驶园区模板,并争取推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系主任杨殿阁教授介绍,园区将重点研究无人客车、无人清扫车、无人物流车等7种车型的自动驾驶路线,路线范围面向首钢内部道路、广场及场馆周边。此外,研究目标还涉及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规划、智能交通信号灯、智慧道路、智能停车位、无线充电车位等。同时,园区也将规划、建设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专业园区,与更多合作伙伴开展创新创业和各类高科技的示范应用。

其中,在园区内实现L4无人驾驶——无人客车围绕园区环线实现全时段运行;共享汽车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驾驶、一键叫车和自动泊车;无人物流车夜间运行,实现指定路线的无人物流运输,人货分离;无人清扫车夜间运行,实现指定路线的道路无人清扫。面向内部道路、广场及场馆周边实现L4无人驾驶——无人MINI客车实现场馆之间,比较狭窄内部道路的不间断运行;MINI清扫车在人流比较多的广场及场馆周边实现地面环境的实时清扫维护;MINI物流配送车与电子商务结合,实现在园区指定区域的快递无人配送。

按照规划,奥运前(2020年),园区内无人车将计划有10余辆,覆盖区域为首钢园区北区;奥运中(2022年),无人车将计划有100余辆, 覆盖区域同样为首钢园区北区;奥运后(2025年),无人车将计划有1000余辆,覆盖区域为首钢整个园区,服务范围达15万人口,社会资本将配合首钢园区发展规划,助力其打造成北京市创新园区。另据介绍,首钢园建设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是全球即将进入5G时代,园区完善智慧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打造城市型产业社区的一个新起点。

北京冬奥会与自动驾驶一见钟情 智行者等企业首批撒糖

智行者科技创始人兼CEO张德兆与首钢集团签约共建首钢园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

从2008年到2022年,我国打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目标一脉相承。从社会到经济,从技术到产业,从出行到生活,自动驾驶离我们真的要更近一步了。

【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