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产业研究中心 出品

近两年,中国品牌纷纷出海。

在印度,小米在印度市场超越三星,成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手机品牌,前十名中除三星外全被中国厂商的产品占据,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份额超过50%;在东南亚,前五名当中中国品牌占据三席,分别是OPPO、vivo、华为;在欧洲,华为的份额从去年一季度的10.9%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6.2%,小米则从0.4%攀升至5.3%;在非洲,中国公司传音控股旗下的手机品牌Tecno、iTel和Infinix以38%的市场总份额超越三星,成为非洲市场最大的赢家。

另一方面,中国的APP也在全球崛起。爆款抖音及海外版在今年一季度下载量达到4580万次,成为了当季全球最受欢迎的iOS应用。UC跻身全球APP下载量Top5,在印度市场,UC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1%,在印尼UC也以41%对32%在市场份额上胜过谷歌。

最后,互联网金融模式、共享单车模式、新零售模式也逐渐落地海外。手机出完APP出,APP出完模式出,这是属于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新晋的出海主角是中国的新零售模式。

当中国电商企业再度创造日销售额新高时,大洋彼岸的美国零售业正遭遇寒冬。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全美有6400多家商店即将歇业。曾经的美国商业灯塔—大型购物中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关闭。

“这个世界变了。”梅西百货集团首席财务官凯伦·霍格特最近坦承:“10年前,我们看中国市场时,会想去开许多家店。10年后,我们会更多地考虑互联网和全渠道。”

站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起跑线上,美国零售业巨头们强烈地意识到,应对变化的良方,是选择这场商业变革前沿的中国,作为学习“新零售”的课堂。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周善青表示,中国电商发起的“新零售”,正在改写传统商业的格局。

位于曼哈顿中城的阿里巴巴纽约公司有300多名员工,大多为当地雇员。“我们的任务是给天猫介绍北美好的品牌,帮助这些想进入中国的北美企业学习‘新零售’方案。”李·麦凯布介绍。步骤是,先在天猫国际开店,熟悉中国在线支付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基于阿里大数据来逐渐了解中国消费者,摸清中国市场,摸索线下开店,探索全渠道,逐渐实现线上线下打通的“新零售”。

目前,已有7000多个美国品牌入驻天猫,既包括梅西百货、耐克等美国大型零售商,也有Stadium Goods等小型零售店。这些美国公司在学习“新零售”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改进其传统的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新零售”为国际商业和服务业打造了便捷化的双向通道,不少中国制造也正漂洋过海赢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新零售’模式对整个零售行业的改变上,已具有了全球领先优势。”美国著名商业网站ZDNet称。

除了电商,传统企业也携新零售冲出国门。今年2月7日的“纽约时装周天猫中国日”,中国服饰品牌太平鸟联合天猫一起,通过纽约时装周,正式亮相国际市场。

而在这次出征国际时装周之前,借助去年双11的流量和影响力优势,太平鸟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出海试水,基于阿里数据和技术支持,太平鸟以快闪店的形式打响了国际亮相的第一枪。

据悉,在2017年“双11”,全球有14万个品牌通过天猫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也有百万天猫及淘宝商家出境行销。“外国品牌入华、中国品牌出海,已不单是传统的贸易渠道的开拓,而是中国电商引领的商业模式的输出。”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表示,它背后检验着“新零售”的基础设施,包括全渠道营销体系、数据智能、支付工具、物流体系等。

新零售作为中国智慧的又一体现,在国内已经日渐成熟,而未来的指向,也必定是全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