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之畔生泸山

此泸山非彼庐山

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所塑造的大地、山川、江河、湖泊,令人类文明的奇思妙想相形见绌。

你看,恰恰就是在邛海湖畔,拔地而起一座不算太高的泸山,树木成林,郁郁葱葱,松涛滚滚,众鸟啁啾。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泸山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向北可眺望历史悠久的古城区,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

它不挺拔、不高大、不伟岸,却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与邛海构成川西南著名景区之一,被誉为“天南胜境”。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这里森林绿如滴翠,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山上古树参天,松树尤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林中小道逶迤蜿蜒,排立路旁的苍松翠柏,把游人引向山中,直达山顶。浓荫丛中隐有汉、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五祖庵等12座古刹。

泸山庙宇依山势错落而建,各寺院虽自成院落,但又相互参差,前后相依,高低相望。

寺与寺钟磬相闻,庙与庙鼓乐相应。规整的石阶小径引领下,一路登山,进庙出庙,行云流水,停停又走走,走走复停停。进庙熏一身香,出寺染一身绿。

诵经声时断时续,鸟语声时歇时起,蝉鸣声时明时灭。仙界、梵界、自然界,间断看来,可细细品味;天堂、佛国、自然境,交替欣赏,尤兴味无穷。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老夫今夜宿泸山

惊破天门夜未关

谁把太空敲粉碎

满天星斗落人间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川南胜境|光福寺

泸山第一古刹光福寺,原名“大佛寺”,是泸山宗教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气势最恢宏、香火最兴旺的佛教建筑群。它始建于唐天佑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光福寺坐西向东,呈阶梯状依山而建,重重叠叠,蔚为壮观;近年持续修葺,总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

其建筑布局是,天王殿、望海楼、三圣殿、观音殿、大雄殿、飞梁殿、蒙段祠分七级陈布;尔后逐步向南向北展开,成为一个错落有致的庞大建筑群体。

寺内有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的地震碑林;十大“巴蜀树王”之一的古汉柏;还有古色古香的香炉、铜铸佛像等。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川南胜境|三教庵

三教庵,有佛、道、儒三教共一庵的文化奇观,庵内供奉三教鼻祖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和孔子的巨大塑像。

三教原本各立门户,自成体系,但在泸山却集为一家,俱受尊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三教庵始建于元代。庵院山门向东而开,门前立一照壁,壁上楷书“松风水月”四个柳体大字。据考证,此句来自于唐太宗的著名散文“大唐三藏圣教序”。

表面上看,松风水月说的是四种自然现象,其实它透露出的是儒、释、道不同的思想境界,不同的理念追求,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门前的古联:“佛本慈悲戒杀戒盗戒贪戒妄方为佛子;儒讲忠恕能孝能廉能仁能义不愧儒裔。”上联写佛教教规,下联写儒家思想,十分精妙。

古人撰联:“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天中月水中月月月齐明。”清风掀松涛,碧水映明月,既是古今自然美景,也寓意净化心灵、返璞归真。置身其间,身心俱爽,犹如受到一次清风、明月、松涛、海水的洗浴。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景点推荐丨邛海之畔生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

生活于城市之中 难免感慨

谧境难寻 草木稀疏

大隐于市 深居简出

怕也只有这一方净土

能增色红尘岁月

回归平淡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