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四川县域文旅产业发展调查系列报道中可以得知,省内超四分之一县域都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已成全面开花之势,对文旅资源、基础设施、规划协调、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贫困地区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四川这个文旅资源大省,必然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等方面起做示范和引领作用,既有利于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创业就业。

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有着独特而富集的农业资源,作为旅游大省,又有着鲜明而突出的风景特色。70年来,四川将两者相结合,走出了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致富新路线,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强省,帮助百姓多渠道增收致富。据统计,2018年,四川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比1954年上涨了2500多倍。(8月14日,人民网四川)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扶贫已经作为一种新的脱贫模式在全国各地崭露头角,也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其以独特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新时代助力贫困地区走好长远致富路,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贫开发战场上的“利器”。   近年来,四川走出了“民宿度假”、“体验式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发展新路,推动着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2019年7月27日,全国乡村旅游(民宿)工作现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举行。会上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予以授牌,全国共有320个乡村上榜,四川收获满满,共有12个村入选。   荣誉是肯定也是责任,旅游扶贫四川任重而道远。从四川县域文旅产业发展调查系列报道中可以得知,省内超四分之一县域都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已成全面开花之势,对文旅资源、基础设施、规划协调、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贫困地区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四川这个文旅资源大省,必然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等方面起做示范和引领作用,既有利于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创业就业。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在乡村旅游备受喜爱与追捧中,由此衍生的一系列产业,乡村旅游实现着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生活服务等为一体的乡村生活方式,是一种农民产业与旅游活动融合的新模式。乡村旅游业就是人民走上创收致富的一种方式,最终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进而带动农民产业增收,贫困户就业创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然则,我国大约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既突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大。也呈现出与之矛盾的一面,即乡村旅游涉及面广、多部门操作起来难度大。同时,乡村旅游建设,涉及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因此,在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提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选择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优先发展,以帮助那里的农民脱贫致富,共同走上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新时代新征程,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离不人民地政府的协调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得益于原住民、新村民、游客、投资方、当地政府等多方利益有效协调,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为此,乡村旅游发展一是要有效解决农村文化知识素养结构参差不齐人才管理,带动更多的农民归乡创业;二是立足本职,党的干部要深入农村知乡情懂民意,为农民搭建旅游资源,精准化脱贫;三是坚持旅游扶贫“一盘棋”,把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扶贫产业发展融合发展,才能做出长效走的长远。

相关文章